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邓玲)知识产权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杀手锏”。作为全区首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南宁积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保驾护航,推进知识产权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近年来,南宁市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南宁制造”脱颖而出。南宁市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目标,努力推进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的有效落实,各类专利数量质量提升速度加快,专利运用与保护成效明显,连年获评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工作先进集体,南宁市知识产权局多次获评全国知识产权系统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并于2019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全区首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南宁培育南宁高新区成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在重点产业和优势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关键自主知识产权。全市拥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40家,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达标企业111家,广西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机构(含培育机构)8家,广西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3家;获中国专利优秀奖9项。
区域知识产权能力提升
南宁积极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申报工作的同时,还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县(区)试点示范等工作,培育了横县、宾阳、西乡塘区等县(区)成为推动区域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发展的领跑者。目前,全市拥有国家强县工程试点县1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1个、广西知识产权示范县(区)3个、广西知识产权试点县(区)4个。
经费保障力度加大
南宁市知识产权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由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前的300万元提升到2200万元以上,为推进全市知识产权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据了解,2018年全市共办理专利申请资助奖励7484件,经费达992.81万元,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资助3789件,经费778.6万元;发明专利年费资助和授权奖励1989件,经费58.44万元;其他专利资助1706件,经费共155.75万元。
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
南宁市于2014年开始开展专利质押融资工作,开辟了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新渠道,主动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难题。2014年至今,共为65家企业提供专利质押融资贴息达1728.27万元,企业获得专利质押融资4.89亿元。
加强和改进执法保护
查处假冒伪劣电动车电池。何正君 摄
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部门采取日常执法与专项行动相结合的执法方式,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有力打击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提振创新主体的信心。年均出动执法人员上百人次,检查商品数千件。2018年检查专利产品4000多件,立案涉嫌假冒专利47件,处理专利侵权案件11件。
同时,南宁市还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南宁市科技活动周等各类科普活动和科技展会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活动。目前全市培育并拥有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6所,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2家,广西中小学生发明创造示范单位9家,广西中小学生发明创造示范单位(试点)20家。
新机遇扑面而来,南宁又站上一个新起点。下一阶段,南宁将围绕强首府战略,大力推动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积极促进知识产权与产业融合发展,使南宁市成为国内先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及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的区域国际性知识产权中心城市。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