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杜佳徽)“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了,这样很方便,既有收入又能顾家。”在上林县弄陈村扶贫车间做工的村民覃彩玉告诉记者。眼下,弄陈村采取“飞地模式”模式,盘活离村约6公里的闲置用地,通过建立扶贫车间,使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梦,在家门口就能有活干有工资拿。
上林县弄陈村通过建立扶贫车间项目,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记者 杜佳徽 摄
在弄陈村扶贫车间,该车间专门生产仿真花卉,属劳动密集型项目,用工超过90人,每人每月可获得2500元左右的收入。车间除了给周边农户安排就业,车间的租金还成为了村集体经济收入。除了生产仿真花卉项目,该村还同时实施桑蚕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项目,流转了土地建设桑叶种植基地,改造旧校舍建设小蚕共育房,延伸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6.24万元,是2017年的十几倍。全村136户贫困户,至2019年已脱贫135户,贫困发生率降至0.71%。村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集体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图为村民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制作塑胶花所需要的花瓣。记者 杜佳徽 摄
图为村民蓝建华在家制作塑胶花为家庭增收。记者 杜佳徽 摄
就业扶贫车间是上林县脱贫攻坚的新引擎。截至目前,全县已认定46家经营主体为就业扶贫车间,其中“工厂(厂房)式”就业扶贫车间34家,“种养式”就业扶贫车间11家,“贸易流通式”就业扶贫车间1家,吸纳就业人数2820人,其中吸纳927名贫困劳动力。
上林县弄陈村在发展手工经济的同时,也发展桑蚕养殖产业,促进增收。 记者 杜佳徽 摄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