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超7万字、内容厚达142页的纲要草案中,民生部署干货满满,勾勒出一幅美好生活的新图景。展望未来,来自行业的“领军者”们这样说——
★未来5年,“数字”如何改变生活?
纲要草案明确,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数字产业,同时提出包括智能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10个数字化应用场景。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已在防疫、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大显身手”。“未来5到10年,人工智能将会像水和电一样进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行业。”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这样展望。在他看来,到时候每个孩子可能会有人工智能老师,每个老师可能会有人工智能助教,每个家庭可能会有人工智能医生……“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人工智能将是未来幸福社会非常重要的保障。”
★未来5年,就业市场会是什么样?
纲要草案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明确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并提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可以预见,更多就业机会,更灵活的就业方式将成为未来就业市场的鲜明特点。
“未来,新职业可能会在拉动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全国青联委员、电商主播薇娅认为,未来灵活就业会变得更加常见,就业市场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她表示,随着新职业的不断涌现,相关培训和职业技能标准也要跟上来。有关部门、平台、从业者要共同努力,建立健全行业诚信体系。
★未来5年,教育有啥新火花?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92%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提出教育提质扩容工程……纲要草案更加强调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新技术遇上教育,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线教育、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已经为缩小地区教育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说。展望未来,他认为“双师教学”有望成为新教育场景——除了真正的老师,还有一个老师是人工智能。但真正老师的作用不可替代。(据新华社)
编辑:曾艳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卢超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