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要搞“退林还耕”?辟谣!

今年以来

我国部分地方对辖区内

违规占用耕地种树造林的现象

进行纠偏

要求整改复耕、恢复种粮

一些网络自媒体

在报道这一现象时

生造了一个叫做

“退林还耕”的概念

并且和此前国家出台的

“退耕还林”政策相提并论

导致不了解事情经过的网友

将“退林还耕”

也当成了国家政策

并且“以讹传讹”

说国家的政策变了

过去搞“退耕还林”

现在又搞“退林还耕”

是政策朝令夕改

是“翻烧饼”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小编通过官方渠道

查阅了众多资料文件

给大家一个肯定的答复

“退林还耕”是个伪概念!

首先讲讲 什么是“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是大家约定俗成的说法,完整的概念是“退耕还林还草”。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着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作出了“退耕还林还草”的重大决策。“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退耕还林还草工作,2014年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退耕还林还草方案,退耕地块严格限定在25度以上坡耕地、陡坡梯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严重污染耕地等范围内。

经过近十年努力,目前,符合国务院批准的退耕地类条件、农民具备退耕意愿、部门可达成一致的地块,已经基本建设完毕。

2022年,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等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 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的通知》。通知明确,暂缓安排新增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当前,“退耕还林还草”工作重心转到巩固已有建设成果上,并强化刚性约束,这类地块不在耕地恢复范围。

这说明,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是始终如一的。对于那些按政策已经“退耕还林还草”了的地块,政策也是明确的,“不在耕地恢复范围”,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谓“政策转向”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

相关政策法规文件

没有找到有关

“退林还耕”的表述

那么网上热传的“退林还耕”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退林还耕”这一表述,主要是一些自媒体对“种树改种粮”现象的泛指,是一种简单化、概括性的“媒介语言”,而不是定义严谨、按法定程序出台的政策概念。实践当中,部分基层政府为了便于宣传理解,也简单草率地引用了这一提法,使得这一并不严谨的概念传播开来。

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网友所传的“种树改种粮”“退林还耕”,实际上就是对违规占用耕地种树造林的土地恢复种粮,即“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整改复耕”是比“退林还耕”更准确更科学的概念。

无论是“退耕还林还草”,还是“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都是统筹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和生态安全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地块类型、实施范围、政策边界上,都是清晰明确的,不存在交叉重叠。

总之,要记住

没有“退林还耕”这个概念

它的准确叫法

是“整改复耕”

千万别被一些

不准确的提法混淆了概念

动摇我们

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政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