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南宁出现冒充“网信办”新型骗局,接到这样的电话请立即挂断!

近日,南宁市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接到冒充“南宁网信办”的诈骗电话。经了解,此为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盗接机关、医疗及酒店等单位的固定电话或个人家庭固话实施通信诈骗。

辟谣君在网上搜索发现,北京、上海、杭州、天津、贵阳、太原等地均有群众接到过所谓“网信办”来电,不法分子假冒网信办工作人员以“群众手机涉嫌违法违规、要求配合调查否则停机处理”等为由,借机询问群众个人信息实施诈骗。

案例直通车

北京

不法分子自称“北京网信办工作人员”,并主动告知姓名,声称当事人实名注册的某手机号码“发送大量诈骗短信,需前往外地公安局或通过转接电话、网络视频等形式完成笔录”。有当事人为“配合调查”,将自己名下的全部资金一步步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以“自证清白”,经济损失达上万元。

上海

赵女士接到自称是“上海市网信办的工作人员”的电话,声称她的手机发布违法信息需要停机,并要求提供个人信息以协助调查。

杭州

杭州李女士接到一个FaceTime视频电话,对方自称“网信办”工作人员,声称李女士因在网上发布“不实信息”,要将她所有手机卡暂停使用,并要求她立即联系某地公安“自证清白”。

天津

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仿冒“天津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电话号码,告知市民因网络违法行为需要核实其个人银行卡和身份证信息,甚至要求受害者前往特定地点处理事务。

辟谣君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网信办工作人员不会以任何理由联系网民进行停机、转账等操作,更不会索要个人信息,此类假冒网信办工作人员询问市民个人信息的电话均为诈骗。市民若接到这类电话,可不予理会,切勿透露任何个人信息。若遇到电信网络诈骗,可拨打“110”或就近前往属地派出所报案。

遇到这样的套路和话术

千万不要相信!

↓↓↓

诈骗套路分析

1. 冒充网信办工作人员,以所谓“协助调查”为由,要求受害人联络某外地公安机关或转接电话、视频,完成笔录,以“自证清白”。

2. 通过发送虚假警官证、警官视频、逮捕令等文件取信于受害人。

3. 让受害人下载带有实时屏幕共享和远端控制功能的APP,诱导受害人进行转账。

那我们该如何防范此类电信网络诈骗呢?

防范措施要知晓

1. 识别诈骗电话

诈骗电话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通过FaceTime打来的陌生号码电话;二是来电显示“95xxxxxx”超过六位数的电话;三是以“+86”“400”“00”开头的陌生号码。

2. 核实来电身份

当接到自称是政府部门或任何官方机构的来电时,切记不要立即提供任何个人信息。挂断电话后,通过官方网站找到的联系方式或您之前已知的官方电话进行回拨,以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也可拨打110进行咨询。

3. 保护个人信息

不论对方以何种理由要求,都切勿在电话中透露您的银行信息、密码、家庭地址等敏感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正规机构在电话中通常不会要求提供敏感个人信息。

4. 线上办案、“安全账户”均为诈骗

请广大网民谨记,网信办不能直接转接公安机关,两个部门均不会通过线上的形式办理案件。凡是通过网络通讯软件制作讯问笔录、视频讯问、送达法律文书的都是诈骗!

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不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验资账户”,凡是要求向这些账户转账的,都是诈骗!

一旦遭遇网络诈骗,请保留好证据,抓紧时间报警!

面对自称有关政府部门的电话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和理性认知,提高警惕,多方核实,勿听勿信所谓的“协助调查”等话术,不要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的隐私信息,加强自我防范,谨防上当受骗。

来源:南宁市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作者:南宁市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