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2023年春节前夕,在南宁某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志愿者小张正在接受持续4小时左右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这份温暖的礼物,将送往千里之外,移植给一名3岁再生障碍性贫血幼童。小张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4570例,广西第516例,南宁市第18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成功捐献的小张。
坚定信念,伸出援手
奇妙的缘分早源于2021年。偶然的一天,小张和男友聊起献血时,看到男友加入中华骨髓库的荣誉证书,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自身没什么影响,但却可以拯救他人的生命,决定下次自己献血时也多留两管8—10ml的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于是,这个入库的决定在2021年4月份实现了。
“我和我男友共同领养了一条宠物狗,狗狗原主人的女儿得了白血病,当我们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念,想要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或许我们小小的举动就能够挽救他人的生命,所以接到初筛电话的那一刻我就立马同意捐献。”小张说着,眼神里充满坚定。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小张了解情况时,得知小张的男友曾在2022年已与一名患者匹配成功,高分辨和体检均合格。但遗憾的是,患者没有撑到移植的那一天,这令他们疾首痛心。
南宁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给捐献者献上荣誉证书。
加速筛查,一路绿灯
由于接近年底,各项工作较为繁重,因此初筛匹配过后,小张便提前向单位进行报备,领导极其重视,大力支持,为捐献住院的请假事宜提供方便,同事们全力配合,妥善安排好小张的工作。但与此同时,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小张积极配合筛查,启动加速模式,终究皇天不负有心人,后续高分辨配型和体检均全部通过。
但是,在等待入院前,小张被检测为新冠肺炎阳性。为了保障志愿者的身体健康,降低再次感染的风险,南宁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经过与小张的沟通,在患者还能够等待的前提下,决定将采集日期稍微延后。“我是他(她)唯一的救命稻草,我会在入院前努力调理身体,增强抵抗力,献上春节前夕一份最温暖的礼物,让他(她)能够看到生的希望,拥抱美好的生活,快乐成长。”小张说道。
捐献后的小张与男友合影。
现身说法,带动他人
加入中华骨髓库并不等于捐献,每一位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都将面临长时间的等待期。小张也不例外,她也没想过,曾经在2021年做的一个决定,会在两年后有结果。个体做出的贡献或许看起来渺小,但当人们点点滴滴的善良汇集在一起时,就能形成丰富的社会资源。小张将自己捐献的经历写成文章发到网上,有许多爱心人士纷纷向其询问如何加入中华骨髓库。
采集当日,小张的领导和同事们前来慰问,称赞她是优秀的青年干部,从她身上折射出了新时代青年干部的责任与担当。面对广泛的赞誉,小张表示: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造血干细胞捐献对人体健康不会有任何伤害,我会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多争取一份希望,呼吁大家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行列中。随着中华骨髓库的容量增加,那些濒临绝境的患者就会多一丝希望的曙光,得到救治的机会就越大。
捐献后的小张与单位领导及同事合影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