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古零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上级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统一部署、融合推进,推动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城镇街道整治。
深化拓展“党建+”模式,组建乡村建设新队伍
建立“党建+网格”乡村服务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是探索形成“一五驻村日”制度,向全镇15个村(社区)派驻37名镇级包村工作队员,周一和周五深入村屯农户、田间地头、工地车间与村“两委”一道开展工作,确保党委政府工作落细落实,及时反馈基层社情民意。二是拓展“1+N”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模式,确保每家每户都有党员带、党员帮、党员管,重点做好宣传政策、动员环境卫生整治、引领村民共同治理等工作,形成党群互动的良好格局,推动乡村建设机制从“当下治”向“长久立”转变,逐步实现乡村建设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互促共建。
人居环境绿化大整治打造生态宜居特色小城镇。
聚力挖掘发展活力,激发乡村建设新动能
探索“点、线、面”相结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能新路径。一是突出“点”上抓示范。古零镇以“项目为王”为抓手,全力服务推进梦里桃源、水锦顺庄旅游综合项目建设,代表马山县成功争创市级“四好公路”示范建设,完成了羊山村西湾屯市级乡村振兴综合示范村项目、凤凰屯乡村风貌提升精品示范型村屯建设。全镇累计打造7个县、市级以上示范村屯建设,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旅游硬件,为古零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起龙头、树标杆。二是突出“线”上抓特色。依托全县乡村振兴产业的规划布局,古零镇积极探索种业发展道路,推动黑山羊繁育种基地、黑山羊可视化基地等项目落地,建成近300亩蔬菜种植基地,完成玉米制种示范基地土地流转超800亩。“农户+经联社+企业”模式发展推动马井茶产业规模扩展达1000余亩,年产值达370万。精准服务各类体育赛事和风俗节庆活动,打造南宁“1小时”经济圈内的优质乡村度假区,全镇年游客接待量超200万人,农文体旅融合产业联农益农质效日益凸显。三是突出“面”上抓长效。古零镇始终将网格建设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组织镇区20余家单位、村屯级206名网格员、发动群众全民参与,包片包干、分区域推进环境整治行动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推进环境整治行动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全镇累计完成卫生户厕改造2809户,配备屯级网格保洁员260名,完成风貌提升基本整治村屯192个,投入使用易腐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设备,助力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努力实现“屯屯达标,村村建强”。
古零镇乔老村委调解古善屯宅基地纠纷。
持续攻坚保稳定,创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学习借鉴“枫桥经验”,以“群众事,群众管”为出发点,在全镇范围内深入推进“贝侬+”调解工作品牌,推动“基层事,基层了”。建成羊山、乔老村法治建设示范村,成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和18个村屯“贝侬”调解室。引导群众遇事找法,处理事情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切实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治理在源头。全镇节假日期间景区管理、道路交通秩序井然,社会秩序安全稳定。
下一步,古零镇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区、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党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以“项目为王”推进乡村旅游提升,以“三治融合”夯实乡村治理成效,全面、高质量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韦世友)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