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晚报讯(记者 韩沛 通讯员 黄诗谊)近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水利厅联合印发《广西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启动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明确到2025年底,基本完成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改造和存量城市易涝积水点整治。
根据《计划》,广西将对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城市防洪工程设施、城市自然调蓄空间等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排查,摸清城市排水防涝应急抢险能力、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情况,排查城市供水供气等生命线工程防汛安全隐患,加强应急资源管理平台推广应用。
《计划》要求,加大排水管网建设力度,逐步消除管网空白区,实现“管标降雨排水畅、涝标降雨不成涝、超标降雨可应对”。提升改造老城区错混接的雨污水管网,修复破损和功能失效的排水防涝设施,因地制宜推进雨污分流;排查易发生短时汇水量突增的下穿式立交、地下空间等重点位置,针对地下空间出入口加装挡水板、设置反坡;评估城市水系蓄水排水能力,综合整治城市河道,加强城市河道(沟道)和防洪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区河道行洪排涝能力等。到2025年底,基本消除全区现有402个易涝点和历史上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的易涝积水点。
《计划》明确,实行“一城一策”,确定城市防涝标准、防洪标准、设计水位和堤防等级,科学编制城市内涝治理实施方案,明确治理策略、建设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推进河道堤防、海堤和护岸等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补齐漏洞和短板。及时修订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和城市防洪排涝有关规划,编制内涝风险图,探索划定洪涝风险控制线和灾害风险区,完善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规程。充分利用城市蓄滞洪空间和雨洪调蓄工程,提高雨水自然积存、就地消纳比例。优化排涝通道和设施设置,加强城市竖向设计,合理确定地块和道路高程。
《计划》还提出,要建立城市洪涝风险分析评估机制,加强易涝区段可视化监控设备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多措并举提升暴雨洪涝预报预警能力。
编辑:罗宁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卢超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