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罗宁 通讯员 卢明发 江媛梅)“坚持依法治水管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携手共护母亲河,共同守护我们美好的家园。”3月22日,在纪念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南宁市河长制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农世林在致辞中提出倡议。

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南宁市“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公益宣传活动暨“邕江河小青”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卢明发 摄

3月20日至3月28日,南宁市开展以“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为主题的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系列宣传活动。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开展南宁市第二届青少年节水绘画大赛获奖作品线上展播、2023年节水健步走市民打卡活动、节水宣传进校园进企业、节水知识有奖问答、联合执法巡河以及为南宁市为第二届“最美节水小卫士”颁奖、为南宁市青年志愿者实训岗位授牌、为绿城“河小青”净滩青年志愿服务队授旗等仪式,开展邕江巡航宣传活动和水土保持督导检查,宣传《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及相关水法规,宣传近年来南宁市治水成效,进一步引导广大民众充分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营造全民珍水、爱水、护水的良好氛围,号召广大邕城百姓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做保护水资源、水环境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推进依法治水管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共青团南宁市委为绿城“河小青”净滩青年志愿服务队授旗。卢明发 摄

在3月20日的节水宣传进校园活动中,作为广西首个融入农耕文化理念的节水教育基地——南宁市江南区富宁小学为广大师生、媒体记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公开课。公开课上,学生们各自分享了生活中水资源利用领域的调研报告、节水小妙招以及结合学校节水教育的心得体会,现场气氛热烈。

纵深的园林长廊、茁壮的景观绿植、朦胧的水汽雨雾……走进富宁小学,迎面而来的便是该校打造的“三区一馆”节水科普教育基地“紫藤宁心长廊”,由小学生组成的小小讲解员正在各个点位上为大家介绍该校节水理念。

南宁市江南区富宁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卢兰丽介绍说,一直以来,学校都把节水知识教育作为学生成长的必修课,通过开展“水利万物”“水顺自然”“水润天下”“水利千秋”的节水宣传以及节水实践、“农耕传家”的劳动教育活动,以水启智,激发学生们的节水热情。希望通过“小手拉大手”形式,带动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提高节约用水意识。

据悉,近年来,南宁市水利局为富宁小学投资70余万元,打造节水科普教育基地。基地以“海绵湿地”“富学农场”和“紫藤宁心长廊”以及节水科普宣传教育馆“三区一馆”组成,将农耕文化、学生日常生活与节水知识普及和教育有机融合。

在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富宁小学,学校将节水教育融入校园,搭载了特色绿植、雨水收集器、节水喷淋系统等。3月22日上午,央视记者一起走进富宁小学节水教育基地,央视新闻直播约35分钟——世界水日:学习节水知识,养成节水好习惯。

“以前下雨的时候,雨水到处都是,现在,学校在校园地势较低处修建了雨水收集池,通过收集净化雨水来冲洗操场、停车场,为景观植物补水,浇灌绿地。”该校五年级学生雷思影高兴地说,“我们在操场上跑累了,就可以看看小鱼小虾,看看螃蟹,可有趣了。”

南宁市江南区富宁小学五年级学生梁星玥说,一直以来,老师都教育我们要节能环保,节约用水。通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开展的系列活动,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水资源对我们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主动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并号召身边人一起加入节水大阵营。

近年来,南宁市致力于打造节水型城市,统筹推进节水型单位、节水型企业的创建工作。目前,南宁市市级机关已经全部实现节水型机关,创建了140多家节水型事业单位。“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进一般企业的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将南宁市打造成节水型城市,在广西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南宁市水利局水资源管理中心主任肖光忠介绍说。

在3月22日,南宁市“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公益宣传活动暨“河小青”净滩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上,南宁市水利局、共青团南宁市委员会、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市民100余人,参加了节水健步走及打卡活动,他们在节水绘画作品观感留言、垃圾分类等互动环节热情高涨。

南宁市水利局向市民宣传法规。卢明发 摄

市民刘女士表示,小朋友们在画纸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用水粉画、水彩画、漫画、彩铅画、国画等多种形式演绎了节水减排、雨水收集、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节水新技术、节水未来愿景等内容。其作品融入广西地标、民族特色等代表性元素,构思巧妙充分表达自己对节水理念的认识和理解,让人耳目一新。

志愿者黄晓涵介绍,自己在拾取垃圾的过程中也发现,邕江两岸的垃圾比往年少很多,这也反映市民爱水、护水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她希望社会各界能持续广泛参与,携手共护母亲河。

据介绍,2022年,南宁市坚持党政带头、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系统流域治水、依法治水、水岸同治方式,持续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统筹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市主要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市、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建成区原有黑臭水体水质达标率均100%,全市主要流域地表水水质持续实现Ⅱ类水入境,Ⅱ类水出境;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4.63平方公里;开展83次水政执法巡查,立案17起,结案11起;运用“互联网+河长制”“河长+检察长”等处理河湖问题510个,不断提升河湖库治理水平。目前全市建成了那考河、心圩江等27处生态良好、水畅、湖清、岸绿、景美的幸福河湖。美丽的河湖、良好的生态已经成为南宁市民和广大游客网红打卡点,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应有贡献。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卢超

(作者:罗宁 卢明发 江媛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