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我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全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力争今年完成投资5000亿元以上,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开好局起好步。
大兴调查研究,是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充分记录、宣传我区推进重大项目攻坚克难的生动故事,同时,也为锤炼党媒新闻记者调查研究的基本功,近日,广西云派出多路记者,深入部分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扎实开展蹲点调研式采访。5月23日起,推出“广西云调研•重大项目攻坚记”系列全媒体报道,展现广大建设者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风貌,敬请关注。
视频拍摄 林亮 岑琴 视频剪辑 林亮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示意图。李云/制图
5月中旬,天气酷热,在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南宁机场”),一架架航班不时腾空而起,直冲云霄。飞机跑道东侧不远处,一座道桥雏形已现,工人们正在绑扎该桥箱梁顶板钢筋,现场能感受到紧张有序的氛围。这里是南宁机场改扩建项目重要节点工程——北垂滑行道桥的施工现场,未来它将成为连接现有第一跑道和新建第二跑道的重要通道。
机场是一座城市的窗口,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展现。此次改扩建将是南宁机场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项目建成后,机场将迎来双跑道时代,为“强首府”插上双飞翼,助力我区加快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南宁国际区域航空枢纽。
不惧烈日 力保进度
5月18日,记者刚一来到北垂滑行道桥的施工现场,便感觉热浪滚滚。广西机场管理集团建设工程指挥部的项目主管杨家驹笑着说:“今天还有点风,算是难得一遇的施工‘好天气’了,昨天热得汗珠子没停过。”
连日来,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B线飞机滑行道桥梁体正加紧施工。(广西机场管理集团建设工程指挥部供图)
在杨家驹的带领下,记者手脚并用,抓着仅用钢管拼接的施工便梯,登上了已经浇筑完成的2号下穿通道顶部。不远处,工人蹲在巨大的箱梁上绑扎着钢筋,空中的塔吊不停移动,将钢筋材料准确送到箱梁顶上。
示意图前,杨家驹介绍说,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33.8万次设计,将在现跑道东侧2200米处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45米的第二跑道,并配套建设消防、供电、供水等辅助设施工程。
“我们打造的是三层互通式立体交通,上部飞机通行,中部机动车辆通行,地下地铁通行。”杨家驹说,项目建成后,机场将构建起更为高效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旅客换乘更为舒适。
引导塔吊装卸建材、俯首埋头绑扎钢筋……工人们都在忙碌着,顾不得擦去额头的汗水,奋力冲刺保障施工进度。“自治区、南宁市和机场集团都非常重视,三级联动全力保障施工。”满脸黝黑的杨家驹说,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于2021年12月29日获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及自治区发改委联合批复,总投资(机场工程)62.0134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15亿元。目前,滑行道桥工程已完成全线设计桩基334根中的244根,占总量的66.63%;总设计承台24个中的15个,占总量的62.5%;总设计墩柱64根中的45个,占总量的70.31%,18跨现浇梁中的4跨,占比22%。
日夜兼程 啃“硬骨头”
在建的滑行道桥跨度45米,是广西首座飞机滑行道桥,更是国内目前跨度最大的飞机滑行道桥,是改扩建工程中施工难度最大的部分。
首要的是保证结构稳定。施工单位中铁十四局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党支书张庆元说,为了构建较为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这座飞机滑行道桥上跨既有道路、南宁地铁和既有铁路线,地铁盾构区上方承载标准要求严苛。为了保障安全,他们选用成本更高的“六 四”军用梁构件作为现浇支撑体系。
4月28日,B线飞机滑行道桥顺利完成梁体浇筑,所有施工人员欢欣鼓舞,只有他们知道其中的不容易——
“一次性连续浇筑混凝土方量达4600立方。”施工方经过测算,考虑混凝土凝固周期,这次浇筑需要36小时不间断作业。如此大量的混凝土怎么解决?人员怎么安排?混凝土罐车车队怎么运输?如何确保不影响机场的正常交通?一系列的难题摆在面前。
为了确保一次浇筑成功,广西机场管理集团建设工程指挥部与施工单位齐心协力,多次与混凝土厂家、劳务队负责人及劳务人员召开协调会,多次模拟推演浇筑场景。“我们提前与周边所有的混凝土搅拌站联系,统一供货,7台泵车、40辆罐车循环运送,在36小时内往返了200多趟。”杨家驹说,施工干扰因素很多,比如进出机场大道的车流量大,罐车往来频繁,交通安全方面的压力不小;地铁盾构区上方施工技术难度高、施工环境复杂,每一道工序都确保精准到位。
工人顶着烈日焊接钢筋。记者 何学俏 摄
重要时刻彰显担当。施工紧要处,党员干部把党旗插在工地上,带领110人连续施工36小时,保障了梁体顺利完成浇筑。
临空经济 助力腾飞
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预计到7月份,改扩建工程施工量将到达高峰,届时施工人员总数将增加至1000人,施工机械设备增加至700余台。在施工人员看来,届时炎热的天气不足为惧,“不停航施工”才是真正的挑战,为此他们将反复拟定最佳施工方案。
南宁机场是广西第一大航空枢纽,是面向东盟的国际门户枢纽机场、对外开放的一类航空口岸,其正常运营对南宁乃至广西开放发展具有强力支撑作用。记者在机场看到,施工对航班起降、旅客出行等没有造成丝毫影响,现场施工、交通组织得当,正在施工的滑行道桥下,进出机场道路车辆正常通行。
科学组织施工,全力保障了旅客及其他车辆进出机场的安全。记者 何学俏 摄
目前,南宁机场在用仅一条跑道、一座航站楼,截至今年3月,共开通国内外航线150条,通航城市100个以上,以南宁机场为中心4小时航程可覆盖全部东盟国家的首都城市和中国9成以上的国内省会城市,形成了“双扇面”辐射圈。随着南宁机场客货运方面的快速增长,现有设施无法满足未来发展需要,南宁机场作为面向东盟的国际航空枢纽、广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空中走廊,改扩建工程的建成投产迫在眉睫。
改扩建工程、南宁机场T3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工程完成后,南宁机场将进入“双跑道多航站楼”的新发展时代,加速形成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双枢纽”的新局面。预计到2035年年旅客保障能力可达5000万人次、年货邮保障能力可达69万吨。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近期规划效果图。广西机场管理集团建设工程指挥部供图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赵超 岑琴 通讯员 杨家驹)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简介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南宁机场”)位于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永红村,直线距离市中心27.8千米。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于2021年12月29日获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及自治区发改委联合批复,总投资(机场工程)约62亿元。
本工程在南宁机场现状一跑道东侧2200米处新建1条长3800米、宽45米的第二跑道,飞行区指标4F。跑道主、次降方向分别设置II类和I类精密进近系统,建设相应的滑行道系统;新建4座滑行道桥、2座服务车道桥及3条下穿通道,建设地理信息系统、鸟类探驱一体情报信息系统,扩容无线通信系统;配套建设助航灯光、供电、供水、消防、安防等设施。
南宁机场是我国重要的省会干线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后,对完善区域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成为面向东盟的航空枢纽起到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中滑行道桥工程、飞行区改扩建工程以及与其相关的分部分项工程,累计完成生产总值约24.6亿元。(岑琴/整理)
风鹏正举 未来可期
从T1航站楼、T2航站楼,再到T3航站楼、第二条跑道的动工建设,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的每一个进展都备受关注。
5月18日,在南宁机场第二跑道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与工地上繁忙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施工道桥下方穿行车辆的从容不迫,通行丝毫未受影响。北区道桥上跨南宁地铁及既有铁路,想要做到既保障施工高标准高质量,又不影响进出车辆安全通行和机场正常运营,这难免会产生矛盾。参建人员为此想了很多办法,甚至不惜下“血本”,许多构件在广西项目工程中几乎没用过,就算在全国也并不多见。
进入夏季的南宁,烈日对露天施工的参建人员是一种挑战。为了不耽误施工,又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安全,防止中暑等意外情况发生,指挥部在现场设置了“现场应急处置”牌。记者看到上面清晰注明中暑症状和处置办法,就是要确保每位参建人员的安全。
这次采访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广西机场管理集团建设工程指挥部项目主管杨家驹如数家珍,侃侃而谈。他说,除了桥梁工程,场道的土石方工程也进展顺利,1000余万的土石方目前已完成300万方,其他各项工程都在全力推进中。杨家驹希望南宁机场能给来往广西的旅客们留下美好印象,为推动广西“双扇形”经济圈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
从T2航站楼启用,到迈入千万级机场序列,再到与东盟10国全部通航,南宁机场的每一点变化,都让广西机场管理集团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文辉感到特别骄傲。他表示,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将充分借助南宁中国—东盟区域合作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深度开发中国—东盟国际客货运市场,把南宁机场建成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贡献力量。
南宁机场的未来,让人期待。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记者 岑琴)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