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交出亮眼答卷!

为进一步宣传推广文旅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成果,彰显信用经济的意义和价值,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于“5·19中国旅游日”在官网发布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典型案例。

从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监管闭环进一步完善,到“先游后付”“信用可视化”等应用场景将信用惠民深入落实,从“信游长三角+”“信旅峨眉” “放心游桂林"等品牌化信用应用场景逐渐深入人心,到一批诚信企业和商家联盟共筑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生态圈......

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开展一年来,辽宁省大连市、上海市黄浦区、重庆 市武隆区、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等14个试点地区各自围绕培育信用品牌、完善信用评价制度、创新应用场景、促进信用消费、完善信用承诺制度、促进信用信息共享等试点任务,探索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做法,彰显了信用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

相关阅读

给予表扬!4个优秀!10个合格!

文旅部: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

信用经济成为文化和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社会信用纳入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发展信用经济无疑将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贡献。

过去几年的疫情为消费市场带来压力和挑战,一些民众存在不敢消费、不便消费的情况。为此,重庆市武隆区、山东省日照市等试点地区创新信用消费模式,以旅游服务理念的更新和服务流程的再造,促进文化和旅游行业消费复苏。

重庆市武隆区利用“智慧旅游—信用消费”平台建立诚信消费者分级分类库,对不同履约能力群体,提供不同的“信易游”产品,保障更多群体参与到“信易游”。截至2022年底,平台入库诚信名单8700余人,消费信用免票、信用优惠、信用免押等产品6600余次,促进消费72.27万元。武隆区还与金融机构进行文旅金融合作,设立“先行赔付”机制,满足民众多元化旅行需求。

山东省日照市组建“诚信旅游联盟”,吸纳大量服务平台、酒店、旅行社、景区试点单位,推动与周边城市信用分互通互认。区别于互联网旅游平台已有的“先游后付”产品,日照市以政府为主导,依托“一机游日照”平台、“日鑫悦e”商城两个本地线上平台开展信用消费试点线路的市场开发和推广,培育旅游行业信用消费的日照品牌。

瞄准供给端,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重庆市铜梁区等试点地区从信用应用场景入手,为信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数量双提升提供保障。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打造文化和旅游信用应用产品线上交易平台,发展“信旅峨眉”商户,对游客推出“先游后付”“先用后付”等信用服务。同时,设立“文化和旅游信用奖励资金”,以奖励主动推出信用应用产品的市场主体,并对重信、守信文化和旅游企业在贷款融资方面予以额度和利率优惠,在政务服务方面采取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简化程序、优先办理等便利政策。

讲诚信免费畅游景区,阅读、住宿享优惠……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将信用激励全面拓展至文化和旅游行业各领域,推出“信易游”“信易阅”“信易学”等六类18项激励政策。以“信易游”为例,截至2022年10月,激励人群突破1.5万人次,为守信市民减免门票费用超过120万元,推动2022年旺季以来累计接待游客人数和景区旅游总收入较疫情前实现双增长。

此外,重庆市铜梁区依托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监管服务平台,打造“信易批”“信易管”“信易游”“信易阅”“信易贷”等信用应用场景,创新信用分与省外互认、与“低碳生活”跨领域联动。

信用监管赋能文化和旅游市场长效监管机制

信用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多年来,“黑社、黑导、黑点、黑车”、“不合理低价游”、超范围经营、巧立名目收取附加费、旅行社违规操作等文化和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加快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成为试点地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构建文化和旅游市场长效监管机制的有力抓手。

1.信用信息共享是对失信主体形成有效社会和市场约束的前提

甘肃省张掖市建设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信息监管平台,从公共信用、经营管理、履约践诺、行业管理、社会评价、安全保障、社会责任7个方面归集全市近600家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单位近2万条信息,实施“四等九档”信用等级量化评定。同时,与交通、住建、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推进协同监管,打通信息互联互通渠道,形成行业发展监管合力。

青海省海西州还建立“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和“中小微企业信用培植数据库”推动“信用培植”成为银政企共同行为,截至2022年10月,共建档、培植并推荐216户库中小微企业,其中181户获得银行贷款119亿元。

2.信用监管需要科学的信用评价作为支撑

江苏省镇江市选择旅行社、旅游饭店、娱乐场所率先开展信用评价,按照行业类别分别制定评价指标,多渠道收集被评价主体的基础信息、公共信用信息、行业内信用信息和业务信息及社会责任信息,通过合理划分指标权重,确保同一主体在不同行业信用评价结果一致,同一行业内不同主体评价等级显著区分。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建设“安信游”文化和旅游信用管理系统,有效利用城市个人信用分“天一分”、企业信用“五桃码”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游客信用双评价制度,定期发布奉化全域旅游信用指数,引领市场主体服务能力和游客消费文明双提升。

3.信用承诺是完善信用监管的重要一环,也是在行政服务中实现守信激励的有效路径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归集公示364家文化和旅游企业信用承诺书和1800多位导游的带团信用承诺书,并在100多个旅行社服务网点开展信用可视化试点,实现企业“亮信经营”、游客“扫码查信”。同时,筛选出十余家旅行社对接打造“放心游桂林”诚信旅游线路。有了信用承诺书、信用档案的背书和透明化展示,游客对“放心游桂林”旅游线路上餐饮企业、住宿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旅行社企业、购物企业及娱乐企业的信任度不断提升。

在湖北省武汉市,旅行社过去办理经营许可要经过“受理、审核、审批、发证”4个环节申报材料8件、审批时限5个工作日,而采取信用承诺制,审批环节被优化为“承诺即发证"申报材料由原来的8件精简为5件,审批时限由5个工作日缩减为“当场办”“立等可取”。在旅行社信用承诺许可经验的基础上,武汉进一步规范文化和旅游信用承诺的5种类型和8个承诺内容,在全行业全面推行信用承诺,通过数据互通和践诺检查,打造信用承诺闭环管理。

信用品牌形成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新增长极

品牌代表市场主体的核心价值和竞争力,信用经济的长远发展同样需要建设信用品牌。上海市黄浦区、辽宁省大连市、广东省广州市等试点地区深挖信用潜能,一批品牌化的信用产品已雏形初显。

上海市黄浦区,“演艺大世界”文化品牌以补贴票黑白名单制度构建公平规范的文化市场秩序,“信游长三角+”旅游品牌覆盖长三角15个城区的86个守信惠民服务场景,“外滩融易行”信贷品牌帮助文化和旅游领域中小微企业融资纾困,“黄浦最上海”宣传品牌不断奏响诚信声音。随着试点工作走深走实,“黄浦最上海·信用更添彩”的品牌集聚度、文化活跃度和全城吸引力进一步显现。

为完善信用品牌培育机制、蓄势信用品牌发展,辽宁省大连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信用品牌认定制度,围绕企业经营、社保纳税、遵纪守法、行政管理、管理层信用、生产经营服务质量、舆情管理和生产安全等主题设立认定标准,建立常态化信用品牌申报认定和政策辅导机制,在微信小程序“行游大连”集中展示已认定的全市54家文化和旅游信用品牌企业,打造“信用+文旅+N”信用品牌产品服务体系。

广东省广州市以标准规范为切入点,编制《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信用评价规范》,推动建立行业信用品牌标准,为培育文化和旅游企业信用品牌提供基础和依据,为企业规范发展、诚信经营提供评价模式参考。同时,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州旅游协会成立文旅信用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广州市文化旅游信用建设倡议书》。下一步,广州还将开展“一区一品牌”信用建设工程,指导各区差异化探索更多首创性工作举措。

探索发展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有助于推进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文化和旅游市场经济体系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而本次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将成为贯彻落实中央顶层设计与探索创新地方实践的有机结合,成为率先突破重点难点与总结推广优秀经验的有益尝试,也将为优化社会信用环境、积极发展服务消费贡献文化和旅游行业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创新应用信用手段,释放文化和旅游市场消费潜力,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实施,‘信用+’工程,不断深化信用经济试点工作,充分发挥信用在促消费、增活力、稳主体、优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优化行业信用环境,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