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多所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

南宁多所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

展民族歌舞学拓印技法感知历史文化

滨湖路小学的同学们体验世界级“非遗”项目茉莉花茶窨制工艺过程 (学校供图)

南宁云—南宁晚报讯(记者 黄颖 通讯员 梁满 陈荟全)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日,南宁部分单位、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5月29日,南宁市青秀区文广体旅局、南宁市柳沙学校等联合开展2023年庆“六一”主题活动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当天,师生代表身穿壮族、苗族、侗族等多民族服饰,展示了侗族大歌《青蛙歌》、芦笙演奏《吹起芦笙跳起舞》、天琴演奏《壮乡童谣古贝玛》、啵咧演奏《印象·三月三》等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节目。

6月5日,南宁市滨湖路小学部分三年级师生来到“中国茉莉之乡”广西横州,参与茉莉花劳动研学活动。活动中,师生们走进茉莉花种植示范基地,从鲜花采摘开始,逐步体验茶花拌和窨制—堆窨—通花—收堆—起花—烘焙—冷却—转窨—提花—茶花分离等步骤,体验世界级非遗项目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的全过程。随后,大家还冲泡茉莉花茶,自制茉莉花奶茶。

6月10日,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首届非遗读书周读书分享会在南宁市图书馆启动。在非遗特色节目展演中,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36名小小非遗传承人带来配乐诗朗诵《诗意中国》。在该校非遗项目展示位前,不少市民游客饶有兴致地地参与体验。其中,特色民居、刺绣、扎染、特色头饰等展示受到喜爱,特别是拓印文化体验项目最受欢迎。家长、孩子们成群挤在体验区域,听学校老师讲解拓印技法,并动手体验拓印铜鼓、兔年吉祥等图案。“几分钟就学会了这个拓印,好玩好看,我还学到了不少非遗知识,真的是非常赞!”前来体验的市民高兴地说。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黄颖 梁满 陈荟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