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表示他们感觉今年夏天北京地区的蚊子变少了,不像以前夏天那么“挨叮”了,蚊子都被“热死”了,这是真的吗?
北京疾控:今年蚊虫密度
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加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有害生物防制所对全市蚊虫密度的监测,从监测结果来看今年蚊虫密度相比去年同期其实是明显增加而非减少。
特别是今年六月初,北京经历了多次降水,造成有利于蚊子繁殖的环境条件。
而近期部分市民感觉到今年蚊虫少了原因其实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被蚊子叮咬的机率降低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蚊虫密度的下降。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在温度比较高的时候,特别是超出蚊虫适合活动的温度条件时,就会出现“蚊虫叮咬减少”的现象。
温度过高或过低
蚊虫活跃性会明显下降
一般来说,蚊虫活动和叮咬比较活跃的区域是20℃-35℃,超出这个温度范畴,温度过高或过低,蚊虫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限制,其活跃性会明显下降,致使蚊虫叮咬人群的频率也会相应下降。
每年5月-10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会进行蚊虫密度定期监测,历史监测表明每年7-8月是北京地区蚊虫密度与叮咬高峰期。
结合前期蚊虫监测结果,如果高温的天气条件一解除,较高密度的蚊虫仍会对市民形成一定的叮咬骚扰的危害。市民们仍需要做好自己的防蚊工作。
如何降低蚊子的密度与叮咬?
家中做好这一点很关键
影响蚊子密度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和环境,除了合适的气候,还需要适宜的水孳生环境,做好各类环境中水的管理,也能有效降低蚊子的密度与叮咬。
为此,提示广大市民仍应当注意:自己身边环境中各种水体的管理,比如家中养花草、养鱼的水最好每7天更换一次;房屋前后如果有瓶瓶罐罐,应当翻倒放置或直接丢弃,避免积水;如是需要储水,也要盖好盖子,水体存放不超过7天。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