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郑女士的女儿突然患上红眼病,疑似参加夏令营时被传染。南宁爱尔眼科医院角膜及眼表专科主治医师尹瑰娜提醒,当眼睛出现不舒服时,建议及时到专业眼科医院进行检查,不同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红眼病”的症状体征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
眼睛不舒服时,不要揉眼睛
近日,南宁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健康提醒,夏季“红眼病”高发,一定要当心。患病后要及时隔离、治疗和预防。据介绍,人们常说的“红眼病”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它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肠道病毒70型(EV70)和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种(CA24v)是本病主要病原体。还有一种是由腺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结膜炎,即流行性角结膜炎和咽结膜热。炎症晚期出现角膜上皮下浸润是本病的典型特征。另外,细菌引起的红眼病,又称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以晨起大量黏脓性分泌物糊住眼睛而睁眼困难为主要特点,很少累及角膜。
“红眼病”潜伏期短,一般为12~48小时,发病开始时多为单眼,很快传染到另一眼,眼红、分泌物增多、畏光流泪、球结膜下出血、耳前淋巴结肿大为最显著的症状,少数患者可能有全身发热,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
小时候,常常听到大人说只要看一眼就会被“红眼病”传染。实际是否如此?尹瑰娜医师介绍,“红眼病”其病原体可由多种病毒和细菌引起,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病原体通过污染的手、毛巾、眼睛、脸盆、游泳池水等接触眼部间接传播。“看一眼就能被传染”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如果手部与眼部间接接触了,是有被传染的风险。
医生提醒,游泳时要戴好泳镜
南宁疾控提醒,此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很快,发病集中。人在患红眼病后,如不及时隔离、治疗和预防,可能在一两天内全家受感染,有时甚至一两周造成全班、全单位、全村流行。若家中有急性结膜炎患者,其毛巾、脸盆等生活用品不能与其他家人混用,且应定期消毒,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应擦拭消毒、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如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应充分清洁或消毒手部。有眼部疾病应积极治疗,避免眼部感染加重,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预防眼病。
勤洗手,保持手部干净
尹瑰娜医师提醒,预防“红眼病”的措施很简单,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期间,市民要尽量避免前往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休息,避免用眼疲劳。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手帕等物品;勤洗手,不揉眼睛;游泳时戴泳镜,若游泳后感觉眼部不适,应及时到专业眼科医院就诊。(南宁云—南宁晚报 记者 叶祯/文 宋延康/图 实习生 董雨姗)
编辑:李慧婷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黄登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