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上午,位于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的中国—东盟稻作文化园内,数台农机正在往来耕作,一群白鹭在田间自在飞翔。项目负责人周雄实告诉记者,这群白鹭早已是稻作文化园的“常住居民”:“它们吃一些水生昆虫和贝类,对水稻种植有好处,我们很欢迎。”
白鹭在田间栖息、觅食。孟振兴 摄
记者了解到,稻作文化园安装了智能检测设备,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机端实时监测水稻的温度、湿度、虫害等数据,对灌溉、水肥等要素实行全流程管控,从源头上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也更好地维护了自然生态。“我们根据稻田的气候条件、区域土质等具体情况,兼顾大米的品质口感和种植成本等,选择了山香丝苗和桂野香占两个品种用于晚造水稻种植。”周雄实说,这两个品种抗倒伏能力强、产出的精米市场反响好,可以进一步提升种植户的收益。
白鹭在田间飞舞。记者 孟振兴 摄
今年上半年,青秀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03亿元,同比增长4.43%,粮食播种面积已完成全年任务的50.59%,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城区各镇及仙葫经济开发区正在加快晚稻抢种工作,切实做好晚稻种植管护及病虫害防治,进一步夯实稳粮增收基础。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