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如何影响我们的工作?最新研究发现过去五年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人工的初步趋势已显现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覃冬冬)2022年底,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技术横空出世,对高收入和高教育劳动者带来冲击,引发了“机器替代人工”话题的热议。如何看待生成式AI对人类工作的影响,未来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会发生什么变化?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最新研究发现,过去五年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人工的初步趋势已显现,人工智能影响指数高的职业,过去五年发布职位数量减少,求职者的期望职业逐渐转向受人工智能影响程度较低的职业

近7成职场人尝试过大型语言模型类AI工具,5成认为AI将替代自己工作,长期来看,65.8%的职场人将参加AI技术培训,提升自身驾驭AI的能力。

哪些职业更可能被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技术进步所影响?影响指数最高的20个职业包括财务/审计/税务、翻译、银行、销售业务等,法律/法务/合规职业也位于影响指数前20榜单。这些职业多为白领工作,其共同特点在于工作任务包含较多的文本处理、资料收集整理等内容,而这些知识型的工作任务正是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的长项。

销售业务职业在其中名列前茅,值得特别说明。通常认为,销售需要众多“软技能”,并且需要直接与人打交道,因此不太受到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的影响。然而,考察实际发布的销售业务岗位的任务和技能需求可以发现,大多数销售业务岗位所提出的工作和技能要求的文字描述还是常规性质的任务,例如收集客户信息、电话联络客户、提供信息咨询等,因此在人工智能影响程度的计算中排名靠前。

影响指数最低的20个职业包括社区/居民/家政服务、技工/操作工、烹饪/料理/食品研发、交通运输服务、物流/仓储、医院/医疗/护理等。这些职业的共同特点在于,工作任务包含较多的体力劳动,并且需要在直接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提供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些职业受到大语言人工智能的影响较小,但是其受到机器人等其他数字技术的影响较大。评估职业的可替代性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还需要结合不同技术的发展综合评判。

求职者对职业的偏好会否受技术影响而发生转移?对于受人工智能影响程度较低的职业,求职者期望从事这一职业的意愿和实际投递都是上升的;而对于受人工智能影响程度较高的职业,求职者期望从事这一职业的意愿和实际投递情况则是下降的。

调研显示,目前,多数职场人对大型语言模型类AI工具已有尝试。69%的受访者尝试使用过ChatGPT、文心一言等大型语言模型类AI工具,听说过但未尝试的受访者占23.3%,未听说过的仅占比7.7%。分年龄看,95后人群中,尝试过大型语言模型类AI工具的占比最高,达到79.1%,高于70后的44%、80后的71%、90后的72.9%、00后的45.3%。与职场“前浪”相比,95后年轻人对AI工具的了解更深,而与“涉职不深”的00后相比,95后对AI的职场影响关注度更高,因此尝试者占比更高。

21.1%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一年AI不会对自己工作产生太大影响。时间周期拉长至未来五年,这一比例降至18.7%。而不论是未来一年还是未来五年,认为其从事工作将被AI替代的比例(近5成),都高于认为AI将促进其职业发展的比例(3成多)。

面对AI工具的普及以及带来的影响,职场人将采取哪些方式进行应对?65.8%的受访者表示,将参加AI工具使用技能的培训课程,占比最高。还有47.2%表示将学习一个不容易被AI替代的新专业技能,42.9%表示将转向不容易被AI替代的新职业方向,另辟赛道。这表明,长期来看,面对AI给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职场人普遍较为积极,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应对AI技术对职场的冲击。大部分职场人更倾向于通过参加培训课程提升相关技能,从而更好地驾驭人工智能。

报告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职场人需要关注新的机会,并运用数字技术为自身服务。企业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力量,加速转型升级。同时,大学教育的价值也值得审视,整个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本培养或将随之发生巨大改变,以顺应数字时代的变化。

(作者:李琴 覃冬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