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中国年 | 看大戏赏非遗,邕城戏韵贺新春

俗话说,初一守岁庆团圆,初二走亲看大戏。2024年南宁市“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之邕城戏韵贺新春活动于2月11日(大年初二)至17日(大年初八)在南宁市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新会书院火热推出。

开年唱例戏是南宁周边地方特有的年俗,历史悠久,是开年必须举行的重要礼仪活动,寓意着人们向先祖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邕城戏韵贺新春展演活动将荟聚一批南宁地方例戏,作为此次活动的重头戏特别推出,营造浓郁的南宁传统年味,让观众重温儿时记忆,品味独特鲜明的家乡风情。

黄俊成(左)、姚艳(中)带来过年例戏《天姬送子》

11日(大年初二),在张灯结彩、焕然一新的新会书院里,锣鼓响起来。由南宁市青年艺术家黄俊成、姚艳带来的充满乡土气息的过年例戏《天姬送子》率先登场,拉开邕城戏韵贺新春展演活动大幕,现场瞬间掀起了红红火火过大年的闹热劲儿。

随后,由余韧、杜忠灵、黄薇、彭文婷、梁伟达、刘慧霞等南宁市青年演员带来的《小放牛》《拷红》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主题节目依序登场。这些节目寓意家庭幸福、爱情美满、敬老爱幼,受到市民欢迎。节目最后,一首粤曲《步步高》更是带动全场老少共同鼓掌欢歌,将氛围推向高潮。

据悉,邕城戏韵贺新春展演活动将持续到大年初八,每天为观众献上2场戏曲精粹。节目汇聚《贺寿》《跳加官》《八仙贺寿》等过年例戏,以及《洞天福地》《梦会太湖》《天仙配》《步步高》《三笑》《牡丹亭》等粤剧、邕剧折子戏。现场,观众可品香茗、畅谈新年心声,还可以唱上几句过足看大戏的瘾,感受太平盛世传统年节别样的仪式感。

刘希瑛(右)和李金峰(左)带来《洞天福地》

为了丰富观众的体验,邕城戏韵贺新春活动还将从初二到初八每天推出1场别有趣味的非遗小课堂体验活动。活动邀请不同的非遗传承人携带项目到新会书院开展现场体验,包括“壮族麽乜制作技艺”“壮族酸吔制作技艺”“江永女书”“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宾阳州圩陶器制作技艺”“侗族打油茶”等。

孩子们认真学“壮族麽乜制作技艺”

现场,记者看到,不少市民特别是孩子们加入缝制壮族麽乜的行列中。市民韦女士表示,通过非遗小课堂体验活动,让大手与小手合力打造非遗美食、手工艺品,将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愿望融入手工作品中,不仅增进了对非遗的了解,还播下了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种子。

来源 | 南宁晚报·南宁宝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宗文  文/图/视频  

编辑:陈艳华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李宗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