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县光全村:以花为媒产业兴 和美乡村入画来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邓玲 通讯员 许丽丽 李高泉)平坦干净的乡间小路纵横交错,淳朴整洁的民房农舍错落有致,竞相盛放的各色三角梅相互映衬,一幅如画般的乡村美景尽收眼底。

光全村村容村貌。

近年来,上林县巷贤镇光全村以文明村镇创建为载体,突出抓好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实践、移风易俗,乡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环境美”向“内涵美”转变。光全村相继荣获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十百千”示范站、2023年广西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南宁市文明村镇、南宁市卫生村等称号。

以花为媒 铺就特色致富路

粉色、白色、红色、紫色、橙色……走进光全村的三角梅产业基地,漫山遍野的三角梅簇拥在一起,从空中俯瞰,仿佛深山中的“桃花源”。

三角梅种植基地。

“我们引进了广西上林福人湖休闲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打造三角梅产业基地,目前已经完成基地核心区三角梅母本园建设 1500 亩,育苗采穗区 1200 亩,大棚育苗区 200 亩,多花色造型盆景区 280 亩、精品盆景长廊 3050 米,多功能大棚展示区 3600 ㎡。每到周末、节假日,不少游客都慕名而来赏花拍照。2020年,我们的三角梅基地还评上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光全村支书黄世平说道。

邦光庄村民在自家庭院里修剪三角梅。

近几年,光全村通过“绿色+特色”的发展模式,打造以三角梅产业研发、生产、运用为核心,以从事农业、林业、种植业、文化旅游业的开发为主导,集“产、学、研、游、养、居”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园区,当地群众也在三角梅产业基地通过土地流转、村集体经济入股分红、就近务工等方式实现了增收致富。

为了让花卉产业惠及更多群众,光全村全面推进“三角梅花卉产业进村”,依托粤桂帮扶资金引进花卉种植托管服务,带动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把“院景”变“钱景”,实现公司、村集体、农户三方增收的“一举多赢”。通过深圳福田区对口帮扶、村企结对帮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全村发展庭院经济面积约6600平方米,共涉及农户(含管护人)46户,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增收约30万元,农家“小庭院”摇身一变,成了增收“致富园”。

在三角梅产业基地直播带货。

光全村还将产业发展与文明实践相结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发挥致富带头人、农技“土专家”作用成立产业发展服务队,常态化开展针对性指导培训,为产业发展撑起技术“保护伞”。2024年以来,依托抖音平台进行助农直播,累计直播销售三角梅营业额达120多万元,打开了“云”销路。

“梅”化环境 绘出乡村新颜值

“真是一年一个样啊!之前村里的道路没有硬化,路边全是杂草,路上面坑坑洼洼的,难走得很。现在硬化了道路,我们去田里做活方便,出门办事也方便多了,村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了!”行走在干净整洁的村路上,村民黄大哥不禁感叹道。

邦光庄庭院花园。

近年来,光全村立足民生需求,积极抢抓机遇,大力推进市级乡村振兴(生态综合)示范村项目建设。全村以美丽乡村、优“梅”庭院工作为切入点,对村内自然村房前屋后进行集中整治,拆除违章搭建,清理乱堆乱放;推进村庄文化室、篮球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邦光学堂修缮提升建设;改扩建村庄道路、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因地制宜打造公共厕所、垃圾分类处理点、花化绿化农家庭院,开启了一条“变美”之路。

光全村村容村貌。

同时,通过文明积分兑换制发动村民自愿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志愿者。做好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参与村庄清洁行动都可以得到积分,凭积分可到积分超市兑换米、油等日常生活用品,积分排名靠前的优先参评“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村民都热情参与其中,共同扮靓家乡环境。

“一花一木皆风景,诗情画意留乡愁”,如今的光全村“颜值”在线,文明新风徐徐吹来。

倡树新风 移风易俗气象新

光全村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成立“一组两会”,创新“村两委+经联社+志愿者”模式,成立移风易俗文明劝导小组,进村入户摸排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情况,利用大喇叭播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引导群众做好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群众思想逐步转变,形成良好乡风。

光全村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当前,光全村各庄利用文化室、球场等地方建起了“便民饭堂”,村庄内各类红白事都在“便民食堂”办席。在村委会和经联社的引导下,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村里也统一了红白喜事操办标准。

“以前家里办红白事,都是在自家或者到外面酒店办,在酒店办花费高菜品又不好吃,自己操办的话费心费力,还容易造成浪费。现在在‘便民食堂’办席,有现成的桌椅、锅具,场地也宽敞,红事每桌菜成本不超过600元,白事每桌菜成本不超过300元,村里的左邻右舍轮流帮忙,大大节约了成本。”邦光庄韦大爷说。

实践育人 崇德向善乡风美

为建强文明实践阵地,光全村持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打造了理论宣讲室、科普宣传室、图书阅览室、新时代文明实践舞台、三角梅研学基地、室外健身广场等阵地平台,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村民茶余饭后、强身健体都有了好去处,幸福指数显著提升。2024年以来,依托理论宣讲、文化体育、文明劝导、党员先锋、直播助农、就业先锋等6支队伍,相继开展了政策宣讲、技能培训、文明劝导、文艺汇演、体育健身等文明实践活动30余次。

光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绘画培训活动。

应光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邀请,消防大队到村里宣传培训消防安全知识技能。

光全村还深入开展先进典型选树活动,组织开展选树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共评选星级文明户217户(其中十星级文明户5户),以榜样力量引导群众重义守信、勤劳致富、节俭持家、孝老爱亲。同时,光全村开设文明大讲堂,组织邀请大众宣讲员、家风家教宣讲员、道德模范等开展宣讲,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传递文明新风。

如今,光全村正倾力打造环境美、乡风淳、产业兴、村民富的美丽乡村,通过构建常态化的文明村镇创建机制,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庞博

(作者:邓玲 许丽丽 李高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