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中被胡蜂蜇伤,野外拔草遭遇竹叶青,吃泡面被开水烫伤,与家中宠物打闹被犬牙划伤……8月8日,记者从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以下简称国际壮医医院)急诊科了解到,近段时间医院收治的这四类患者比平时多。就此,国际壮医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韦德鹏提醒,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野外都要多加小心。
小心!又到胡蜂蜇伤高发季
8月8日上午,27岁的潘女士在自家小区花园散步时不慎被胡蜂蜇伤手指,手指立即传来一阵刺痛,随即出现头晕、乏力症状。
清醒一点后,潘女士马上到急诊科就诊,经过伤口局部处理、抗过敏、水化等一系列治疗后,潘女士的症状很快就消失。经医生交代注意事项后,潘女士带药离院。
韦德鹏医生提醒,8—11月是胡蜂蜇伤的高发季,在山间、田地、树木多的地方注意做好自身防护,可以穿一些既能防晒,又能防虫防蜂的透气长袖衣裤。
胡蜂蜇伤不能轻视,特别是多处胡蜂蜇伤或者敏感体质的患者更要重视。因为胡蜂蜇伤严重的可以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特别是肾功能损害,可以出现尿量减少、酱油尿等症状,必要时需要血透治疗,如果依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市民如不小心被胡蜂蜇伤,首先应脱离受伤环境,避免被多次蜇伤,同时查看伤口是否有蜇刺,如有予以拔除,避免挤压伤口,引起毒素扩散。如所处环境有干净的水源,可用清水冲洗伤口,有条件的可以予以弱酸性液体,如食醋冲洗伤口,中和伤口内的碱性毒液,随即尽快就医。
注意!去到野外可“打草惊蛇”
40多岁的阿民(化名)到南宁市良庆区的一块山地拔草,不小心被一条竹叶青咬到脚背。阿民拍下竹叶青的照片后便去了当地医院。因为当地医院没有血清,阿民又来到国际壮医医院急诊科。
咬伤市民的竹叶青。(医院供图)
“首先让他吃了20片季德胜蛇药片,然后给他做了伤口的局部处理。我们是民族医,会融入一些民族医的诊疗,对他被竹叶青咬伤的地方做了局部针刺放血拔罐治疗。”韦德鹏医生介绍,竹叶青属于血液毒,需要立即抽血了解患者凝血功能及内环境情况,同时给阿民注射了4000单位的抗五步蛇毒血清,另用季德胜蛇药片融水调成糊状涂到伤口周边。
局部针刺放血拔罐治疗。外敷季德胜蛇药片。(医院供图)
考虑到竹叶青是剧毒类蛇,还给阿民用了激素类和莨菪类药减轻炎症反应并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劝其住院,上心电监护留观(注:对急诊留观病人进行常规实施心电监护,通过监护可以随时观测病人的生命动态,及时应对意外发生)。第2天抽血复查发现,阿民的凝血功能好转,他本人也觉得症状减轻,方才允许他出院回家。
医生提醒,市民到野外或山地荒草丛生的地方时,可以通过“打草惊蛇”的方法预防被蛇咬,拿根棍子帮自己开一下路。最好穿长衣长裤和长筒靴,护住露出来的手脚。万一不小心被蛇咬到了要保持镇定,避免剧烈活动导致毒液加速扩散,记住蛇的特点或拍下蛇的照片,解除肢体各种首饰,避免组织肿胀后无法取出导致肢体缺血坏死,随即拨打120。
到野外游玩或露营,可备上蛇药片。
冲洗!猫狗咬伤及时处理
4岁的男孩小雨(化名)在家中与宠物狗玩闹时,不慎被宠物狗牙齿划伤眉骨,伤口长5厘米。
“接诊到这名小朋友后,我们马上予局部麻醉后进行伤口冲洗清创、接种狂犬疫苗和注射免疫球蛋白等处理,同时用美容线对伤口进行了缝合。因为小朋友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全程接种过百白破疫苗,所以这个小朋友至少11岁前无需再打破伤风疫苗。”韦德鹏医生介绍,小雨经过及时的规范处置后,还得按照规定的时间接种完剩下的几针狂犬疫苗。
韦德鹏医生提醒,炎炎夏日,宠物也会比较狂躁,如不慎被家里面的宠物或者流浪动物咬伤,可第一时间对伤口进行简单的处置,如非活动性出血的浅表伤口,可在家自行用流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并予碘伏、酒精等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如果伤口较深,有活动性出血则立即用干净的布料覆盖包扎止血,然后立即到正规有资质的医院进行伤口清创、狂犬病、破伤风的规范处置。“我们国际壮医医院作为广西动物致伤中心及培训基地,同时也是南宁市重点犬伤门诊,可为市民提供24小时优质服务。”
在与宠物玩耍时应多加注意。
重视!家有幼儿小心烫伤
同样是4岁多的男孩小秋(化名)在吃泡面时,不慎被滚烫的泡面水烫伤嘴巴、脖子和胸部,造成二度烫伤。
据介绍,烫伤以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最高,主要是中小面积的烫伤、烧伤为主,通常以暴露部位较多见。烧烫伤一般分为三度,用口诀来分辨就是“Ⅰ度红,Ⅱ度泡,Ⅲ度皮肤全坏掉”。红指的是局部潮红,泡是局部起水疱的意思。
日常生活中遇到烫伤该怎么办呢?首先是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创面,一般要冲洗15~30分钟,以停止冲洗后无疼痛为佳,贴身衣物不能急于脱掉,以免连同皮肤一同剥离增加感染概率,待充分冷却后可以用剪刀轻柔剪除衣物即可。家中备有烧伤膏的可以外涂烧伤膏处理。
“家有幼儿的家长要注意,平时要把饮水机的安全键打开,防止孩子误开后被开水烫伤,开水或开水泡的东西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放凉后方可拿给孩子吃。”韦德鹏医生提醒道。
来源 | 南宁晚报·南宁宝新闻客户端 记者 叶祯 文/图(除署名外)实习生 黄佳嘉 通讯员 王煜霞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