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南宁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南宁市“抓好‘一老一小’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新闻发布会。实施“十四五”规划期间(2021年至2025年),南宁不断加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和健全普惠托育体系,积极为家庭育儿解决后顾之忧。

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四级调研员陆燕介绍,作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南宁市在健全普惠托育体系、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关键举措。南宁将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手段,以“幼有善育”为目标构建多元化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南宁全市各类托育机构共有1300多家,托位数4万多个,每千人口托位数4.62个,基本满足不同家庭的托育服务需求。
在推进托育服务工作中,南宁突出三个结合,推动托育服务多元发展。一是突出医育结合。建设市、县、乡级的医育结合示范托育机构,充分发挥优势医疗资源,为机构婴幼儿家庭及周边婴幼儿照护者提供卫生保健、早期教育、安全防护、疾病预防、营养膳食、生长发育监测等方面的专业指导。目前已建成市第四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二妇幼保健院、横州市妇幼保健院、武鸣区妇幼保健院、三塘镇卫生院托育园等医育结合示范托育机构。二是突出公办普惠。以构建市、县、乡三级托育服务网络为抓手,建设一批公办普惠托育机构。在有条件的单位职工集中居住区,通过自建自营、公建民营等方式建设公办普惠托育机构,解决单位职工子女及周边居民家庭婴幼儿照护问题。目前全市共有公办普惠托育机构300余家,提供公办普惠托位2000多个。三是突出示范结合。指导各托育机构创建自治区级示范托育机构。目前,全市有13个托育机构获评自治区级示范性托育机构,获评机构数全区第一。积极争取国家普惠托育专项资金支持,全市共有29个项目获得国家普惠性托育专项资金,获得的项目总数全区第一。
下一步,南宁将持续发展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围绕“15分钟卫生健康服务圈”,进一步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支持社区嵌入式办托、用人单位办托、托幼一体化等托育服务,让群众就近就便得到更优质的托育服务。并做好托育服务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确保各项普惠托育服务政策落地见效。

在公众关心的学前教育保障和服务方面,南宁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张焕东介绍,南宁市教育局在加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满足广大市民“有园上、上好园”方面,始终将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工程,聚焦资源供给与质量提升,多措并举,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南宁近年来积极扩大公办幼儿园资源,加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扩容力度,将教育建设项目纳入各级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与重点建设项目,从源头解决幼儿园学位紧张问题。2025年以来全市共新增公办幼儿园15所,新增学位5610个,公办园数保持年年有新增。
南宁市还推动免费学前教育工作落地。2025年秋季学期,免费学前教育正式实施,南宁市全力盘活公办及普惠性民办资源吸纳适龄幼儿就读,全市大班幼儿数比上一年增加约4.5万名,保障了更多适龄幼儿享受学前一年免费教育。
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方面,南宁市通过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更多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2025年,南宁市新增自治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5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得到持续巩固,让更多家庭能够享受到价格合理、质量有保障的学前教育。
南宁市还积极探索托幼一体化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在优先满足3至6岁适龄儿童入园需求的前提下,向下延伸服务范围,接收2-3岁幼儿入园。目前,全市共有224所幼儿园提供托班服务,占全市幼儿园数量近七分之一,其中公办园102所,进一步满足了群众入托需求。
目前,南宁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保持在98.4%以上,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共有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295所,自治区级示范园保持全区领先,示范园县县覆盖;共有5个县区(青秀区、良庆区、西乡塘区、兴宁区、邕宁区)完成自治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提前1年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领跑全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配图为资料图片)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