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即将到来,不少孩子也接到了老师布置的开学后第一个手工作业——制作花灯、灯笼等手工艺品。面对这些任务,一些孩子在无法独立完成时,便会求助家长帮忙,在网上购买这些“作业”。网购市场“作业买卖”的兴起,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条产业链,更多的是对教育和作业形式的反思。
不可否认,老师布置这些手工作业的出发点是好的,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更好地促进亲子之间的关系。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手工作业却悄悄变了“味”,为了完成“作业”,一些家长直接购买手工作业成品,另一些家长则敷衍了事,胡乱拼凑交上去凑数……这些作业脱离了孩子的参与,成为了“家长秀”,不仅加重了家长的负担,还形成了新的校园形式主义。
让教育回归本真,让作业真正发挥育人作用,关键是从源头减少形式主义作业来源。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明确指出了作业质量不高和功能异化的问题,并提出了要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因此,我们应当以更灵活更接地气的教育形式,共同构建一个注重实质、鼓励创新、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让教育回归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初心和使命。
教育不应功利化、表面化、形式化,期待学校、家长、社会多方共同努力,抵制形式主义的侵蚀,让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宁实平)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