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祥恩(右)向志愿者咨询
南宁云—南宁晚报讯(记者 凌剑伊)学青会运动员村开村后,部分比赛项目运动员和教练员陆续入村。昨日,记者探访运动员村时留意到,在志愿者之家的墙上挂着一面印着“有你们的付出我们感受温暖”的锦旗,据悉,这是开村以来,志愿者们收到的第一面感谢锦旗。
“志愿者们,你们辛苦了!我要为你们点赞!”昨日,学青会山东省代表团羽毛球队(校园组)的领队吕祥恩专程来到志愿者之家,向记者介绍了这面锦旗的来历——“我们从飞机刚一落地南宁,就感受到了志愿者们的热情与周到。”吕祥恩告诉记者,10月18日,他率领20名运动员入住学青会运动员村,不管在任何地方,有任何问题,志愿者随时都会来到身边。“每一件事都让我感觉非常好。刚一进村,就看到墙上贴着‘欢迎回家’的字样,瞬间让人感到温暖。虽然广西和山东相距两千多公里,但我们在这里却没有任何陌生感和距离感。”吕祥恩表示,赛场上,运动员们争金夺银,但是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任何一方的保障。在运动员村,志愿者给运动员带来温暖贴心的服务,让运动员在赛场上发挥出最佳状态。运动员村品种丰富的各地美食让运动员们大饱口福。“我们最喜欢的是南宁的米粉!每天早上运动员们都会排队品尝南宁的米粉!”吕祥恩笑着说道。
吕祥恩表示,这是他第二次来南宁,上一次是参加2019年南宁承办的苏迪曼杯羽毛球比赛。相较于上一次的单项赛事,这次首届全国学青会作为大型综合性赛事,志愿者的接待任务更重。他看到志愿者们从早上7时一直到晚上10时都在坚守岗位,“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我要为你们点赞!”
“领队和教练过来送锦旗的时候,我正好在值班,志愿者之家在开幕前就收到了运动队赠送的锦旗,志愿者们工作劲头更足了。大家都亲切地称我们为‘小青芒’。”学青会运动员村志愿者服务中心副主任张佳露告诉记者,之前有运动员拨打电话向志愿者咨询,羽毛球拍线断了,哪里有修补的地方,立即得到了志愿者们的耐心引导。“小青芒”们以热情、周到、创新的服务,让运动员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感受到了南宁人民的热情。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