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晚报讯(记者叶祯 通讯员曾庆熹 实习生黄佳嘉)时下正是三伏天中最热的“中伏”,我们如何应对?南宁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农伟提醒,三伏天小心中暑。而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中暑,指人在高温条件下,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系统功能发生障碍,汗腺功能发生衰竭、水及电解质代谢情况紊乱而造成的代谢失常综合征。根据病情的轻重将中暑划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其中,先兆中暑是指体温正常或略微升高(体温<38℃)情况较轻的中暑阶段。主要症状为出现大汗、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动作不协调等。应对方法很简单,就是尽快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的地方,及时通风降温,补充冷盐水,短时间就可以恢复。而热射病最严重,表现为高热(体温>40℃)、意识模糊、昏倒、头晕和癫痫,不及时治疗有生命危险。
三伏天,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避免中暑?农伟提醒,首先要避免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劳作,不要长时间待在空气流通不佳的室内或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如果在密闭、湿热的环境工作,要勤通风换气。如果在太阳直射下劳作,要尽量避免太阳直晒,多到阴凉处躲避高温。
三伏天里,可以多喝淡盐水等电解质水。中暑的时候由于大量液体流失,会导致体温增高,补充水分能够降低机体的体温。同时,电解质水还含有电解质,能够补充由于液体流失导致的离子紊乱。三伏天正确补水的方法是多喝淡盐水,或饮用运动型饮料、绿豆汤等。应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饮水量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
此外,要注意衣着和口服药物。衣着选择颜色较浅、宽松、通气散气功能比较好的衣物。平时还要注意正常作息,饮食清淡且科学营养。
其实,三伏天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期。南宁市中医医院新华院区中医经典病房主任罗莎介绍,三伏天阳气最旺,毛孔张开,可选取相应穴位进行治疗,使患者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发病次数减少,发病程度减轻甚至不易复发。她提醒,三伏贴贴敷时间不宜过长,成人一般贴2小时即可把药膏取下。儿童贴敷的时间一般在半个小时左右。孕妇和穴位上皮肤破损的人群不宜贴三伏贴。
在除湿养生方面,罗莎表示,三伏天应该温养,增加阳气排除体内寒气,少喝冷饮,少喝凉茶,少吃寒性食物,长时间坚持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治疗的效果。
“只要是温通的治疗都合适。选择适合自己的除湿方法,首先要判断自己是寒湿体质还是湿热体质。”罗莎建议,入伏后,容易出汗并汗多的市民可以适当煮乌梅三豆饮,其有滋补津液的功效。
家有老人的可以适当泡一些西洋参水饮用。西洋参性偏凉,在身体比较虚、天气又比较热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饮用一些,但不能长期或过多饮用。
罗莎提醒,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太一样,最好先到医院做体质辨识,才好根据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
编辑:陈艳华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符蔚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