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顾| 南宁市2023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

南宁市政府新闻办于8月4日(星期五)10:00,举行南宁市2023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邀请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舒善隆,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廖磊,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何史年,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吴诚,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蒋建议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李敏主持。

南宁市2023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

时间:

2023年8月4日(星期五)10:00

发布人:

舒善隆   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廖    磊  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何史年  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吴   诚  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

蒋建议  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

主持人:

李  敏   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

李敏: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南宁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舒善隆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南宁市2023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廖磊先生,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何史年先生,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吴诚先生,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蒋建议先生。

首先,有请舒善隆先生作介绍。

舒善隆: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感谢记者朋友对南宁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按照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安排,下面我简要通报南宁市2023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2023年上半年,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奋力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农业经济及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330.42亿元、同比增长4.1%,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0464 元,同比增长6.1%。种植业方面,已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早稻和糖料蔗种植任务。水果、蔬菜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水果产量221.2万吨、同比增长10.8%,蔬菜(含食用菌)产量372.67万吨、同比增长4%。养殖业方面,上半年全市肉产量36.82万吨、同比增长4.9%,水产品产量10.24万吨、同比增长5.2%。

南宁市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是全国获得激励的3个地级市之一,是广西唯一获得激励的地区,为首府高质量发展牢牢守住农业基本盘。

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粮食生产开局良好。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成高标准农田26.1万亩,新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18.5万亩。组织抓好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发放工作,发放率99%,达到自治区指标要求。狠抓粮食生产,已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早稻种植任务,粮食播种面积已完成全年任务的52.56%、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通过突出抓好早稻抢收工作,夏粮有望实现增长。

挖掘蔬菜水果增长潜力,果蔬增产势头良好。加强果蔬基地建设,因地制宜组织抓好蔬菜种植,强化沃柑、火龙果、香蕉等大宗水果生产,大宗沃柑圆满销售完毕、第一批火龙果顺利上市,广西金穗农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龙穗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火龙果基地获评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果蔬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上半年全市水果产量221.2万吨、同比增长10.8%,蔬菜(含食用菌)产量372.67万吨、同比增长4%。

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业,肉品保供充足有力。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政策,上半年新增申报20个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南宁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获评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项目(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上半年全市猪肉产量21.16万吨、同比增长4.8%,禽肉产量14.13万吨、同比增长5.4%,禽蛋产量2.19万吨,增长31.5%。福建天马科技集团现代鳗鱼产业园项目成功落户上林县并实现开工,西乡塘区金渔公司现代渔业基地等一批陆基圆池养殖基地扩建投产,上半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10.24万吨。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区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和南宁市的统一部署,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力争202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为首府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农业力量。

一是聚焦粮食安全,毫不放松狠抓粮食生产。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积极治理撂荒地,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11.7万亩、提升改造6.8万亩。突出抓好早稻抢收、晚稻抢种“双抢”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重点工作,强化田间管理和防灾减灾,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不低于212.54万吨。

二是聚焦稳产保供,统筹抓好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强“西菜东运”、“南菜北运”等基地建设,稳定蔬菜种植面积在400万亩以上,力争全年蔬菜(含食用菌)产量达到768万吨;突出抓好大宗水果生产,力争全年水果产量达到545万吨;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政策和牛羊产业发展政策,着力稳猪禽、增牛羊、兴蛋奶,加快推进畜禽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抓好重点企业生产,确保全年肉类总产量超过66万吨。深入实施渔业设施化改造提升工程,大力发展现代设施渔业、大水面生态渔业和稻渔综合种养,力争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24.85万吨。

三是聚焦产业兴旺,持续做优现代特色农业。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招商,加快打造乡村振兴“6+6”全产业链。持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农产品绿色化、优质化水平。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等农业高质量发展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

四是聚焦农民增收,完善农民增收工作机制。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统筹做好产业发展、产销对接、农民培训、村集体经济发展、土地流转和惠农补贴兑付等事关农民增收的中心工作,不断健全农民增收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我就通报到这,希望大家继续关心支持我市农业发展。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就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李敏:

感谢舒善隆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

广西日报记者:据了解,我市近年来蔬菜保持了持续增长,请问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我市蔬菜产业发展,更好地丰富市民的“菜篮子”?谢谢。

廖磊:

谢谢您的提问,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正如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所述,近年来,我市蔬菜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广西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和“南菜北运”基地之一。全市实现了蔬菜播种面积稳步扩大、产量不断提高的产业发展良好势头。2022年蔬菜(含食用菌)播种面积为431.84万亩,产量725.7万吨,同比增长4.05%,占全区蔬菜总产量约17%,面积、产量均位列全区第一,今年上半年我市蔬菜产量也保持4%的增长率。生产蔬菜品种丰富,种类多样,涵盖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根菜类、水生类、薯芋类和其他种类,除了可满足市民朋友的日常需求,也有大量产品外销,为保障“菜篮子”产品充足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促进我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我市编制并印发了《南宁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落实《规划》文件精神,一是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建设苦瓜、南瓜、胡萝卜、辣椒、冬瓜、大白菜、大头菜、肉芥菜、香芋、淮山、鲜食玉米等特色蔬菜优势产区,形成“一乡一品”的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局面,推进南宁市蔬菜产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建成保供南宁市“菜篮子”的“前店”、面向全区集配蔬菜的“转站”、供应北运市场和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的“后场”。二是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农机农艺融合和病虫害综合防控等生产方式,加大科技成果、实用技术的转化示范和推广应用力度,推进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促进蔬菜产业向绿色高效发展。组织实施好2022年蔬菜全产业链项目建设,以及自治区下达的7个2023年设施蔬菜大棚项目建设。三是继续做好秋冬菜生产。我市冬季光热条件充足,秋冬季种植在我市蔬菜种植中占有较大比重,下一步,我市将积极指导农民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及土地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冬闲田种植肉芥菜、胡萝卜、大白菜等适销对路的蔬菜,做大做强我市秋冬菜产业,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影响养殖积极性。目前我市生猪生产情况如何?政府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稳定生猪生产?谢谢。

蒋建议:

感谢媒体朋友们对南宁市生猪产业的关注。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猪出栏264.65万头,同比增长4.1%;猪肉产量21.16万吨,同比增长4.8%;分别比全区高1.3和0.9个百分点。生猪产能充足,但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主要受阶段性供大于求影响。近一周,生猪价格出现回暖迹象,随着秋冬季节消费旺季到来,价格有望逐步回升,养殖收益将有所改善。近年来,我市通过扶持高架网床环保猪舍、生猪全产业链项目等,加快生猪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提升,新建一批自动化设施化程度高、管理便利的智慧猪场。截至2023年7月底,全市备案猪场数量达到1021家,其中万头猪场221家,10万头超大型猪场19家,生猪规模化率超过80%。

生猪保供稳价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加强生猪产能调控。落实以稳定能繁母猪为主的生猪产能调控政策,通过农业农村部养殖场直联直报系统和广西畜牧兽医智慧监管服务平台监测调度,加强分析预警,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稳住生猪调出大县等主产区和大型猪场的基础产能。二季度末,全市能繁母猪存栏25.69万头,比正常保有量26.5万头少3.1%,处于正常波动的绿色区域,生产未出现大起大落。

二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2023年以来,我市统筹整合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良种补贴、全产业链提升项目等各级财政资金  7516.9万元,推进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和万头智慧猪场建设,狠抓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投产,支持18个万头智慧猪场、良种繁育基地和标准化屠宰厂建设,推荐3个猪场申报农业农村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拓展生猪行业监管服务功能,实现生猪生产降本增效。

三是持续抓好疫病防控。紧盯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落实监测排查、消毒灭源、调运监管等防控措施,完善应急制度,为生猪生产提供强有力保障。

目前生猪生产仍在惯性增长,短期内生猪价格缺乏大幅回升基础。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紧盯生猪产能调控,强化监测预警,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推动规模猪场改造升级,持续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不断完善现代生猪生产流通体系,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猪肉市场稳定供应。在此,提醒广大养殖场户要科学安排生产,保持合理节奏,顺时顺势出栏,避免盲目压栏和二次育肥。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南宁广播电视台记者:近日,首届广西中医药产业交流大会在南宁成功举办。作为广西的首府城市,南宁市在中药材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后重点工作是什么?

何史年:

感谢大家对南宁市中药材产业的关注。为加快推进我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南宁市以科学规划优势区域和品种、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繁育推广、实行以基地为核心生产模式、依托终端药企发展订单生产、强化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及特色品牌创建等六个方面为重点,通过加大产业扶持引导、健全产业发展体系、扩大宣传推介等措施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2022年南宁市园地中药材种植面积18.61万亩,产量3.75万吨、销售额3.5亿元。截至目前,南宁市累计入选广西中药材示范基地9个,入选广西“定制药园”3个,拥有市级中药材示范基地6个。

南宁市区位优势突出,中草药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品种有铁皮石斛、八角、佛手、莪术、郁金、牛大力、金银花、吴茱萸、鸡血藤等,主要分布在邕宁区、宾阳县、上林县、隆安县、马山县、横州市等县(市、区)。近年来南宁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聚焦三产围绕“建链、补链、强链”全力推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南宁道地、特色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市中药材产业规模化发展;积极推广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生栽培技术和“林—药”套种的绿色高效种植模式,以实现中药材从田土种植向荒坡、林下种植转移的目的,推动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好“桂十味”等中药材区域性公用品牌打造,着力在知识产权、品牌宣传上下功夫,扩大南宁市中药材知名度;树立一批中药材品牌,提高全市中药材初加工能力,实现中药材产业形态现代化、产业过程标准化、产业科技体系化、产业链条完整化、产业融合深度化,推动我市中药材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突破。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南国早报记者:今年上半年,南宁市水产品产量同比增5.2%,“菜篮子”供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一步我市渔业发展有什么新的规划吗?

吴诚:

感谢大家对渔业生产的关注。今年上半年,南宁市水产品产量10.24万吨,同比增长5.2%,全市渔业生产相对稳定,市场水产品品种、数量供应充足,能够满足市民群众菜篮子需求。下一步,我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推动全市渔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夯实现代渔业基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大力发展符合南宁特质的陆基循环水、工厂化集约养殖等养殖模式,鼓励养殖场配套循环水和尾水处理设施设备。对全市连片、集中、成规模的养殖池塘进行设施化改造,提高池塘生产能力和防灾能力;二是强化基层渔技队伍建设。联合在邕水产技术研究推广单位,成立水产技术服务专家组,加强对基层渔技推广、渔政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工作能力与服务水平;三是积极实施水产种业振兴工程。支持在邕水产科研院所深化水产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培育优势种业龙头企业,扶持水产苗种场升级改造,创建自治区级、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四是实施渔业品牌培育工程。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如上林小龙虾、南宁罗非鱼等特色鲜明的水产区域公用品牌(地理标志水产品);引导水产养殖企业参加“圳品”等高标准城市水产食品品牌认定;打造一批水产预制菜品牌;五是高标准打造渔业示范园区。布局建设一批渔业示范区、示范带、产业园。抓好上林县“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顶蛳山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升级完善,围绕1小时交通圈,在西乡塘区石埠-金陵、江南区苏圩重点培育打造近郊渔业示范带,持续提升南宁渔业保供能力和形象水平;六是抓好质量安全监管,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李敏:

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结束。感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记者朋友们。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市农业农村局联系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编辑:罗宁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庞丽娜 杜佳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