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生文侯刚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新年来临,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农生文,南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侯刚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全文如下:

新年贺词

光阴荏苒,岁律更新。送别辛勤耕耘的2022年,又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23年。在这美好时刻,我们代表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向全市870多万各族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南宁建设发展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南宁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既有克难攻坚的艰辛,也有收获成功的喜悦。面对更趋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感恩奋进、凝心聚力、顽强拼搏,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解决了一些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难题,做好了许多固本培元、守正创新的工作,办成了不少打基础、补短板、利长远的实事,全市方方面面都有新变化新气象。

过去的一年,我们满怀豪情期待、深感无上荣光,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持续保持首府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和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以良好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大会胜利闭幕后,我们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深刻体会“两个确立”是党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更加坚定不移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更加矢志不渝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

过去的一年,我们勇担历史使命、科学统筹谋划,明确了城市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国家出台支持壮美广西重要政策,其中赋予了南宁“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和“建设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的新定位新使命。我们牢牢抓住全球产业链重构、国家出台重要政策、平陆运河“给南宁带来一片海”等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建立“智库+地方+上级部门+产业界”的“四位一体”工作落实机制,主动对接国家有关部委和专家智库,组织开展城市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研究,加快制定贯彻落实配套文件,努力把更多诉求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同时,科学制定国土空间规划,向东加快规划建设东部新城,向南推进临空经济示范区与国际铁路港协调联动,“一体两翼”产业格局加快形成,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过去的一年,我们勇于开拓创新、苦干敢干实干,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重要一步。坚持把工业振兴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成功引进比亚迪、太阳纸业、杰思伟业等22个投资或产值超百亿的重大项目,抢占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赛道,吸引桂电南宁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落地,工业投资实现大幅增长,以工业的大突破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循环正从“房地产—基建—金融”向“产业—科技创新—金融”新循环转变,2022年1—11月,全市工业投资增速最高达74.4%,创近21年新高,总量和增速均排全区第一。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取得突破,设立产业高质量发展、城市更新改造等三支基金,争取到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基金落户南宁。持续畅通“南宁渠道”,初步实现中国南宁至越南河内(北宁、北江)公路12小时和铁路24小时“厂对厂”通达,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跨境服务业成为南宁开放型经济新的增长点,开放合作水平持续提升,1—11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328.7亿元、增长21.6%,增速大幅高于全国全区;全年国际货邮吞吐量7.3万吨、增长205%。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初心使命,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2.6%,粮食总产量突破212万吨,实施乡村振兴“6+6”全产业链建设行动,林业、蔬菜、水果等3个产业产值超百亿元,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大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教育、医疗和“一老一幼”等工作,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建成投入使用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45所,新增学位4.02万个;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快发展,共分配各类保障性住房12738套,解决近3.8万名困难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截至11月底,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4%,全市主要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100%,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邕江沿岸风貌持续改善,城市公园和绿廊建设加快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让市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绿色福利,在南宁生活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过去的一年,我们树牢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抓好重大风险化解,有力应对疫情持续反复冲击,科学高效打赢30多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用最小成本控制疫情可能带来的损失,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新十条”优化调整全市防控措施,及时把工作重点由“防感染”转变为“保健康、防重症”,突出抓好医疗物资储备投放、疫苗接种和救治服务等工作,全市平稳渡过疫情高峰。用好房地产平稳基金,运用市场化、法制化手段,推动风险楼盘复工,有力稳住了房地产业,实现“保交楼、稳民生、保稳定”。深化信访积案化解、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严厉打击电诈、黄赌毒、非法集资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自建房“三个集中治理”,首府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回首2022,我们经历的每一件大事喜事、力推的每一件急事难事、办成的每一件实事好事,都是这座城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所奏响的精彩音符,都是广大干部群众倾情投入、辛勤付出所取得的丰硕果实。我们为每一位为梦想奋斗的南宁人喝彩,我们向所有以平凡铸就非凡的英雄致敬!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的起步之年。新征程充满光荣和梦想,也面临风高浪急的考验。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高质量推动国家重要政策落地落实,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持续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做到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推动首府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发展。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大力支持,有全市上下的同舟共济、众志成城,首府南宁一定能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一定能在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中走在前作表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祝愿全市人民幸福安康!

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

南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23年1月2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