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陈燕摄
人民网南宁1月5日电 (记者 陈燕)1月5日,南宁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南宁市体育强市建设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南宁市体育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南宁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宁市持续推进体育公园、口袋公园和邕江两岸体育设施建设,进一步构建完善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打造群众身边的、更便捷的健身设施,着力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
“十四五”时期,南宁市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建设体育强市为主线,聚焦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难点,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通过多种方式“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的建设群众身边的更便捷、更实用的健身设施。
一是持续结合为民办实事工程,充分利用、盘活现有资源在城区、乡镇建设各类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如2023年,计划结合为民办实事服务群众健身项目,在各县(市、区)、开发区的公园、社区、绿地等公共场地配建国民体质监测亭、篮球场、气排球场、羽毛球场及健身路径等体育场地和设施。
二是结合“秀美邕江”两岸商文体旅基础设施建设,围绕邕江沿岸码头、邕江水上资源增设各类体育设施,满足市民群众的健身需求。
三是持续推进体育公园、口袋公园建设,配合有关部门编制南宁市五象新区、邕江两岸、相思湖、明月湖、心圩江、青秀三岸等板块的体育项目规划及各城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
四是继续开展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试点工作,继续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同时做好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监督指导,确保享受资金补助的场馆按要求、规范化开放。
五是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及社会体育组织的作用,多渠道增设全民健身设施,尽快补齐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短板。
随着南宁市不断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截至2022年12月30日,南宁市体育场地总面积约为2137.54万㎡。全市10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全市100%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新建社区和居住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