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新桥镇:多举措着力打造村级产业园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桥实践”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艺文 通讯员 陆世祥)乡村振兴,核心是富民,关键靠产业。近年来,宾阳县新桥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创建村级产业园作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通过引进区内外资金、项目和人才发展经济,盘活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的美好愿景。

2022年初,新桥镇福林产业园建设项目签约仪式在镇政府举行。

党建引领强堡垒

2020年以来,新桥镇按照8个规范化和“六有”标准化内容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并以深入开展党支部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与此同时,为了全面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新桥镇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九条指导意见(试行)》进一步增加自然村党支部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的“话语权”,在强化“作用与作为”中体现担当,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截止2022年12月,新桥镇16个村委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白岩、立新、民范、社区等4个村委(社区)突破了20万元收入。同时,加快建设村级产业园,积极推动纸产品加工产业带建设,谋划发展新桥镇特色副食品加工打造新桥镇特色品牌,如三友新民村,大林科甲、陆村、大仙朱村、东黄村已掀起集体创业热潮。

2022年3月,欧博雅家具有限公司进驻大林村委陆村开业。

村级产业园多点开花

2020年以来,新桥镇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建设,相继创建了大罗小五金产业、朱村钟表厂、陆村包装、东黄果业加工、张村电子、新民食品加工厂、科甲草制品、民范肉鸽养殖和甘村旅游度假区等32个村级产业园,园区规模在40至150亩不等,目前已整合出可利用集体建设用地1300亩。同时,衍生出三种创建村级产业园经济发展新模式:大罗村小五金创业园模式、朱村钟表工业园模式、陆村彩印纸业包装制品产业园模式。

2020年以来,新桥镇已成功引进32家企业进驻村级产业园,共吸纳当地农民工和涉电诈前科人员3900多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同时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3 期,培训8030人(次),引导适龄青年和涉诈重点人员加强知识技能学习、走上依法致富道路……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新桥镇村级产业园发展正渐入佳境、阔步向前。

大仙朱村精睿达表业有限公司主动吸纳当地农民工实现家门口就业。

长效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大罗村是宾阳乃至区内外远近闻名的五金专业村,长期以小五金制造家庭作坊为主,产品零乱分散,科技含量低,缺乏竞争力。进入21世纪后,传统作坊式生产的产品逐渐被市场淘汰,全村经济陷入萧条。建设村级产业园可以整合资源做强做大村集优势产业,提升原有产业格局和档次,为村集体和农民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促进了大量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向农村发展靠拢,吸引了一大批经济能人和返乡企业家关注投身家乡经济建设。

新桥镇为了更好地发展村级产业园,通过建立“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合作机制、“股金社+有效资产+金融机构+农户”发展机制、“供销联社+电商平台+大数网络”销售机制以及科学分配机制,切实让农民荷包“鼓”起来,让资源“活”起来,让产业发展“稳”起来,让效益“提起来”。企业投资、群众出地投劳、政府完善基础设施、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几方互补,实现多方共赢,实现了新桥镇村级产业园快速发展和效益巨大提升。


(作者:唐艺文 陆世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