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区不断拓展农业产业效益链,让村民不离乡土也能过上幸福生活

果园里,一个个黄澄澄的沃柑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一株株水芹菜,散发着独特的香味……近年来,青秀区不断拓展农业产业效益链,打造乡村振兴产业标杆,在各项特色产业的带动下,为群众铺了一条条增收致富路,让当地村民不离乡土也能过上幸福生活。

南阳镇

产业化肉猪养殖,村民钱包越来越鼓

“按目前我们合作代养的模式,我们这边每一头猪的效益可达230元左右。基地目前一年能出栏1.5批生猪,每批次9000多头,这比传统散养模式收入更多一些。”1月7日,位于南阳镇施厚村大罗坡的南宁市大罗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李受满,开心地介绍规模养猪的收成情况。

位于南阳镇施厚村大罗坡的南宁市大罗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标准化养殖。(受访者供图)

南阳镇施厚村的肉猪养殖通过公司加农户的生产合作方式,农户方主要提供场地和人工,专业的养殖公司则提供技术指导。2020年,村里的养猪场建成之后,先是以租赁的方式租给专业的养殖公司进行管理并收取租金。从2022年2月底开始,施厚村正式开始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进行肉猪养殖。李受满介绍,在猪肉市场价格受到疫情影响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农户加公司的合作经营模式获得收入较为稳定,养一头猪的效益能达到230元左右。在猪肉行情不错的情况下,每头猪还能给代养人员一定比例的分红。

和以前传统的养猪模式相比,现在的养猪模式对各方面要求都非常高,尤其是在防疫方面。因此,前期也需要投入较大资金。“为了顺利推动高质量猪肉的规模化生产,2023年,我们打算继续坚持并完善这种标准化生产猪肉的模式,今年农历年前计划出栏5000头。”李受满说道。

刘圩镇

水芹菜销路好,村民种植积极性高

1月9日,随着新春佳节日益临近,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刘圩村种植的水芹菜也迎来好收成。

水芹菜作为刘圩村长期以来种植的传统蔬菜产业,是村民增收的好渠道。“我们耕种的稻田一般在11月份就收割,收割完之后开始种植水芹菜,一直可以持续至次年的三四月份。水芹菜是冬种菜,不仅不影响传统蔬菜瓜果的种植,还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而且水芹菜的根和叶发酵后对土质变好有促进作用。”刘圩镇刘圩村党委书记、村主任刘善文说,目前村里水芹菜的种植面积500亩左右,按今年的价格,每亩收入可达12000元左右,大大提高了村民种植的积极性。由于水芹菜种植周期比较长,按生长周期能够种2至3造,所以种植水芹菜也让村民的收入有一定的持续性。

刘圩镇水芹菜收成不错。 (受访者供图)

农作物的销售也是村民增收关键的一环。为了开拓刘圩村传统冬季作物的销路,刘圩村村干部积极寻找合作企业,村民负责提供保质保量的产品,合作的企业负责为农产品开拓销路。如今,刘圩村的水芹菜可销往广东、湖南等地,村民的收入也有所提高,大家种植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蔬菜种植产业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村民玉月怀的家里也种植了5亩水芹菜。她说,小孩上学的费用基本上都来自种植水芹菜的收入,她和村民们种植的积极性比较高。“村干部也带动我们参与种植,大家就像吃了定心丸,种植起来也更有干劲。”玉月怀笑着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