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了新农膜之后,可以感觉到农膜没有碎得这么快,不用像以前一样需要到处去捡残留在地里的农膜,而且地里杂草几乎都不长了”刘圩镇槐里村那止坡村民何月娟看着田间盎然的土豆苗高兴地说道。
何月娟在土豆苗地使用加厚农膜。
何月娟所说的新农膜是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和南宁市农业农村局指导,南宁市青秀区农业农村局具体实施推广的加厚地膜,主要用于地面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从而促进植物生长。“目前我们在刘圩镇共设立了43亩示范地,主要推广加厚地膜和生物降解地膜,每月会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跟踪记录使用成效及相关数据,其中3亩试验地每7天记录降解情况,持续跟踪三年”青秀区农业农村局社会促进股股长黎燕介绍。
农用薄膜新技术示范地立牌。
黎燕说不达标的农膜难降解、易碎不便捡拾,作物收获后会大量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农田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农作物减产、农民减收。而加厚农膜和生物降解地膜除能保温保水外,还能防止杂草生长。加厚农膜易捡拾可重复使用,尤其是生物降解地膜能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发生生物降解反应,降解效果达90%以上,降解后的地膜中和土壤的酸碱值,农民朋友们也无需再去回收农膜。
“今年2月开始,我们将会设置3亩农田进行4组对照实验,分别是不覆膜、覆盖国标地膜、覆盖加厚地膜、覆盖全生物降解地膜进行对比,对农膜残留情况和作物生长情况做检测,相信在加厚地膜和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试行下,能够提高农田续耕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黎燕说道。
据了解,目前刘圩镇槐里村那止坡已建立1个农膜主要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站,在伶俐镇、南阳镇、长塘镇各建立1个回收网点,并在站点记录废旧农膜等废弃物回收台账,记录废旧农用薄膜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的重量、体积、缴膜人名称及其联系方式、回收时间等内容。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