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 记者探访南宁市危重症救治情况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记者 黄登 文/图 陆胜康/视频)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期,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急诊和重症人数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目前床位能否满足重症救治需求?重点人群健康如何保障?2月3日,记者来到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与重症医学科,实地探访危重症救治一线。

医生在为危重症患者检查。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发热门诊、急诊就医看病的人流平稳、有序。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病房里,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李振华正在给一位重症患者做详细地进行床旁B超检查,这位患者因感染新冠病毒导致原基础疾病危重入院,经过医院积极治疗,患者的病情已经好转。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李振华告诉记者:“自1月8日,实施“乙类乙管”以来,我们“应收尽收”,呼吸病区扩充到了5个,并增加了相应的重症救治设备。其他普通内科病房也全部开放接收普通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通过积极氧疗、用药,大部分患者病情都得到较好控制。我们还制定实施了医疗质量保障措施,每天组织全院多学科专家对在院病例进行巡诊、会诊,落实新冠病毒感染规范化治疗方案,尽一切可能减重症、降病亡。”

邕宁区蒲庙镇卫生院患者就诊平稳有序。

据了解,实施“乙类乙管”后,由市卫健委从各三甲医院遴选81名专家所组成的新冠重症医疗专家团队,分片包片负责全市15个县(市、区)重症病例的救治指导、会诊、巡诊、转诊,定期组织召开全市新冠重症医疗救治视频会诊调度会,及时解决重症救治工作中的问题,确保重症病例救治质量。

在重症救治医疗资源储备方面,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持续扩容,综合ICU开放床位扩容至569张,可转化ICU床位593张,有创呼吸机扩容至740台。

此外,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全市正在有序开展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动态服务工作。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李振华说:“虽然这一波疫情的重症高峰已过,我们还要继续严防下一波高峰的到来。医院重症医学科原来只有30来个综合ICU救治单元,现在正在扩到60个左右,包括药品、医用耗材、救治设备、医护力量等均已做好储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编辑:罗宁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卢超


(作者:黄登 陆胜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