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在深度功能医学影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新华社合肥2月15日电(记者何曦悦)记者近期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杜江峰院士领衔的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在深度功能医学电阻抗成像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

电阻抗成像技术,是指利用生物组织与器官的电特性及其变化规律,提取与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相关的生物医学信息的成像技术。由于人体不同组织和器官的电特性不同,这种电特性图像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解剖学信息,而且能够反映出组织和器官电特性相应的生理、病理状态和功能信息,在研究人体组织与器官功能变化和疾病诊断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然而,实现高质量的图像重建是电阻抗成像技术领域的巨大挑战。

近期,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刘东研究员等提出了一种无需训练的深度电阻抗图像重建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通过单一网络模型解决多个图像重建任务,还具备极强的泛化能力,在应用上具备轻量化潜力。

研究人员认为,该研究工作为电阻抗成像技术在脑损伤、中风、肺气肿、乳腺癌等疾病诊断应用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IEEE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汇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