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2023年广西水利事业这样做

2月16日,聚焦“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推动新时代广西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黄思宁 摄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思宁)2月16日,记者在聚焦“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推动新时代广西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广西将积极实施重大引调水工程和水源工程建设,开工建设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洋溪水利枢纽、来宾下六甲灌区、桂林长塘水库等项目,加快推进一批项目前期工作。

扎实推进水资源管理和节水管理工作

广西今年将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十六字”治水思路,继续扎实推进水资源管理和节水管理工作。

完善节水制度体系,严格计划用水和用水定额管理,严格用水总量与强度管理,重点加强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工作,组织开展西江等47条河流生态流量监测,发现断面流量不达标时及时预警,提高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水平。此外,还要制定2023年度自治区对各设区市的考核方案,完善考核内容,优化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机制,确保水资源管理目标责任有效落实。

水利投资坚持与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

广西加快构建现代化广西水网,坚持项目为王,坚持两手发力,拓宽投融资渠道,扎实推进广西水网骨干工程实施,完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去年,广西水利投资规模增长创历史新高,共落实全口径水利建设投资353.7亿元,在建重大水利项目总投资规模超700亿元。今年,广西水利系统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两手发力”助力水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部署,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确保水利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一方面持续加大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紧密围绕国家水利投资重点支持方向,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乡村振兴等部门沟通衔接,多渠道争取财政资金用于水利建设。截至目前,已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两级公共财政水利建设资金共计54.1亿元,水利部门将持续跟踪对接国家有关部委,全力争取更多中央资金支持水利建设。

另一方面努力扩大水利市场化融资规模。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在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投入的同时,努力争取金融贷款、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社会资本(PPP)等市场化融资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积极运用金融信贷资金,努力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入规模,加大PPP等模式推广力度,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加强农村供水保障和乡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023年,广西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持续加强农村供水保障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依托稳定水源和优化配置水源工程,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建设和小型工程规范化改造,加快大石山区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建设,完善农村供水工程网络,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88%以上。

二是加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健全农村供水问题排查监测和动态清零机制,巩固好农村供水成果。开展水质提升专项行动,以千人以上供水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质净化消毒设施配套改造,强化水质保障。健全完善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制度,分区分类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工程运行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建设。加快编制广西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五化大型灌区和18个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进度,出台《广西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持续开展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实施23个县整体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灌排工程长效运行。

广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进度

为加快形成广西水网主骨架,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今年自治区水利厅将以超常规的工作措施和力度,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各项工作,开工一批、加快一批、建成一批项目,预计可新增投资规模580亿元以上,完成投资约60亿元。

一是加快推进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洋溪水利枢纽、桂林长塘水库、下六甲灌区等拟建项目前期工作。目前,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已开展可研报告审查,桂林长塘水库工程已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开展可研评估,下六甲灌区工程可研审查意见已报送发展改革部门,以上4个项目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二是实现大藤峡水利枢纽和西江干流治理等2个项目完工,其中大藤峡水利枢纽今年将陆续完成右岸剩余3台机组的安装和投产发电工作;西江干流治理工程13个子项在年底前全部完工。

三是加快驮英水库及灌区、百色水库灌区、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以及龙云灌区工程建设。驮英水库及灌区计划完成剩余59条支渠建设,百色水库灌区计划完成干管隧洞衬砌和剩余管道安装、高位水池修建等工作,这两个项目力争在年底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今年主要建设南木干管及罗旺灌片、达开灌片、官成、东平灌片等,计划完成管道安装近35公里;龙云灌区今年主要建设蟠龙水库、中甘岭水库和云良水库以及相关引水渠道。


编辑:黎南茜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黄思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