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大量融合了信息技术的智慧农场、无人农场,正在像雨后春笋一样,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
在黑龙江,智能化、无人化正在迅速融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以七星农场为例,种子通过温汤物理消毒杀菌开始培育,在这里所有环节都实现了自主调控,水稻育苗时间大大缩短,同时用种量可以减少10%。
距离七星农场75公里的红卫农场,工作人员通过系统远程监控大棚各地块的运行情况。等到立夏过后,秧苗通过无人运苗车从大棚运输到插秧机上,农技人员只需轻点手机上的启动键,数十台无人插秧机械便可以自动完成插秧作业。
同为农业大省,在安徽,位于亳州的无人农场也让人眼前一亮。在这里,无人驾驶收割机是当地麦收的一大亮点。通过电脑控制,提前设置好行走路线,无人收割机启动、转弯、进地、收割,每个动作都非常流畅。由于搭载了先进的损失传感器和含杂检测装置,与普通的联合收割机相比,无人收割机机收减损可以提升10%到15%。
在上海,有一处占地面积近2000亩的蔬菜基地,这里70%以上的劳动都可以实现无人管理。每一棵蔬菜都拥有一个自己的小房间,灌溉施肥有专线专送,每天定时定量供应。在这里,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已经实现电脑实时管理。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