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秋艳 通讯员 杨雪)“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有春种才有秋收,眼下正当春耕备耕时节,田间地头皆是农民锄草、翻耕、灌水的身影,这为保障全年粮食稳产增收打下了基础。近年来,武鸣区陆斡镇积极推进忠党村农发项目和双泉村千亿亩良田项目建设,全力保障4.9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5.3万亩糖料蔗生产保护区稳中有进。
重拳出击“非粮化”整治 稳定粮食生产功能区
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针对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实行片区挂图作战,将24个村(社区)分为四个片区,由挂点领导通过“日报制”推进整治工作,对于整治工作推进不力,整治不到位的,由镇纪委全程跟进,及时督促整改,并适时启动约谈制度。在日常耕地保护工作中,构建耕地保护预警机制,以土地卫片执法、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和耕地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开展日常动态巡查,重点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开展监测分析,发现异常,及时跟进监督并督促整改,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实行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 推进高标准现代化农田建设
通过“小块并大块”模式进行平整土地,在双泉、二塘、联合等村实施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不断改良田型、培肥地力,同时配套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田间道路等,将农田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能排能灌、宜机作业、环境友好、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其中,二塘村设有电灌站1个,抽水泵6台。陆斡镇推进实施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建设3491亩,2022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12.29万亩,同比增长1.62%。
抓好技术服务指导 提高农民种粮收益
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将镇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干部划分至24个村(社区)通过实地走访、工作群交流、电话答疑等方式开展春耕技术指导工作,做好防范春旱、倒春寒、病虫害等技术指导,同时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资下乡活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陆斡积极宣传惠农惠民政策,以此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增产增收,提高农民收益。
陆斡“长古香”丝米已经远近闻名,忠党村作为香米主要产地,忠党村李科明书记说到“2023年,我们计划开展2次以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围绕早稻育秧、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等进行培训,这样不断提升农户种植技术水平,也可以提高农民种植收益”。此外他还提到2023年,忠党的稻谷和甘蔗种植面积预计达4600亩。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