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秋艳 通讯员 卢潇 黄宇 黄晓光)“你们村耕地恢复治理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镇农林水利技术人员是否到场对耕地恢复治理工作进行指导?”武鸣区纪委监委联合督查组工作人员关切地询问马头镇四明村第一书记班兴宇。
“我们村正在恢复治理的耕地相对缺水,比较适合种植玉米、红薯等耐旱的作物。为不耽误春耕备耕生产,确保如期完成工作任务,镇干部和村干部积极发动群众,一同投入到耕地恢复治理工作中。”班书记答道。
连日来,武鸣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联动监督机制,联合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各镇纪委力量,成立了4个督查组,全面下沉到13个镇田间地头,对各镇近期开展耕地恢复治理、撂荒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开展实地查访,严肃查处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为扎实完成耕地恢复整治工作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当前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耕地恢复治理工作刻不容缓。“武鸣区纪委监委全面推行村级监督工作网格,以纪检监察协作片区为依托,将各镇耕地恢复整治工作划分到4个片区,进一步下沉到各村(社区),以行政村(社区)作为耕地监督保护网格单元,覆盖全城区220个村(社区)。”武鸣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持续发挥耕地保护监督网格作用,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切实抓好粮食安全保障。”
如今,在武鸣区13个镇的田间地头,锄头来回地挥舞,挖掘机不停地挖泥修坎,桉树地、撂荒地都逐渐变成充满生机的农田。
“我们种植的玉米和黄豆已经出苗,高度约有10公分,所有的耕地‘非粮化’整治地块已经全部复绿。”3月初,联合督查组再次来到灵马镇滕村耕地整治复绿地块进行“回头看”,藤村的监委主任滕家朋满怀信心地介绍道。
“以前群众为图方便、省劳力,在耕地上种植了速生桉,但没想到会严重破坏自己的耕地,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现在村民们已经认识到耕地上种植速生桉的危害,大家都积极配合政府开展复垦复绿工作,争取尽快产出粮食。”灵马镇滕村村民滕大哥喜滋滋地说。
2022年12月以来,武鸣区纪委监委紧盯乱占耕地情况,累计开展监督检查指导工作55次,发现问题41个,提出解决措施34条,有力护航春耕生产、耕地恢复治理工作扎实开展。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城区完成耕地恢复及承诺流入2.8万亩,粮食种植面积达102.2万亩,预计总产量达34万吨。
下一步,武鸣区纪委监委将保持工作不松、力度不减,持续开展“回头看”,加强对各镇各有关部门复耕复绿工作的督导;综合运用约谈提醒、发函督办等方式,督促各镇和相关职能部门把农田耕地保护的主体责任、监管责任落实到位,不断巩固拓展耕地恢复治理工作成果。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卢超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