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区:落实保障措施 确保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现“应救尽救”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庞丽娜 实习生 梁馨月)近年来,青秀区不断加大服务供给,强化保障措施,把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作为重点民生工程,积极创新机制,探索路径,强化服务,提升水平,形成了“政府主导、残联牵头、机构实施、财政保障、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服务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公布第十五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南宁市青秀区振兴学校也在此次公布的机构名单中,且成为广西首家承担残疾儿童九年义务教育任务的自治区级定点机构。康教融合是残疾儿童康复的理想模式,对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效果明显。在南宁市青秀区振兴学校办学理念里,有一句话虽简单却又如此温暖:“让特殊的孩子和正常的孩子一起在课堂中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的融合环境里健康成长。”在这里“特殊的孩子”不再特殊,获得了与正常孩子一样的平等教育,“特殊”不再是困住他们的“围城”。

南宁市青秀区振兴学校教室。梁馨月 摄

据南宁振兴学校校长黄桂月介绍,目前学校共设有一至九年级9个教学班、4个特教班。特教班招收普通小学一年级到九年级的智力障碍及孤独症学生(7—16周岁)。特教班开设生活数学、生活语文、生活适应等多学科课程,并设有感统、个训、唱游律动、美工、情景教室等多功能室。开展日托、周托服务,可最大限度帮助残疾儿童家长解决脱产陪同康复、无法就业增收的难题。“学校的孩子们不仅仅得到了老师们的悉心照顾,还得到了社会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除了配备硬件设施外,青秀区还给予学校特殊学生救助资金,每个月都按时到位,也减轻了很多家庭的经济负担。”该校校长黄桂月说。

南宁市青秀区振兴学校的感统训练室。梁馨月 摄

记者走进南宁市朝霞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中心内,全职康复教练黎何强正在给孩子做一对一的做康复训练,“当我们不觉得孩子特殊,孩子自己就不会将自己特殊化。面对孩子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培养他们的信心,鼓励他们达成训练目标。”在服务中心里一位位老师不仅是老师,更像是孩子们的父母、领路人,通过鼓励和信心塑造让孩子们能够尽快融入社会。

南宁市朝霞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中心康复教练给孩子做康复训练。梁馨月 摄

南宁市朝霞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中心主任吴翠英介绍,目前该中心有500多名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中心设置有学前部,学龄部,职业培训部,为全年龄段的智力残疾、孤独症人士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康复、教育、职业培训、辅助性就业一站式全面服务。中心设有运动康复、艺术康复、生活场景体验、职前训练等特色康复训练项目,大部分孩子通过康复训练会有明显进步。“青秀区政府投入资金支持我们中心的配套设施建设,让孩子们在这里享受到了更好的康复训练服务。”吴翠英说。

南宁市朝霞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中心主任吴翠英给记者展示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梁馨月 摄

为了让更多的残疾儿童得到高效优惠的康复训练服务,南宁市青秀区残疾人联合会与36家自治区、南宁市、县级定点康复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及时将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转送至各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并落实配套资金,确保每年除中央、自治区下拨的专项资金外,本级也有充足的救助资金保障,实现“应救尽救”,2022年,南宁市青秀区残疾人联合会共审核通过605名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卢超

(作者:庞丽娜 梁馨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