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力量提升效率,让数字化更好地赋能乡村治理已成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今年以来,宾阳县以平安村(社区)创建工作为抓手,围绕智慧农业、信息惠民、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扎实推动数字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深化乡村治理工作,强化自治、法治、德治,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让“数字乡村”落地生根,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走进宾阳县大桥镇兴宁村看到,智能摄像头、智能云广播、智慧大屏、智慧党建、“惠村”微信小程序等社会“智”理触角延伸到乡村治理的各个“神经末梢”,村民们安心生活、快乐工作,享受着数字化带来的惠利,一幅乡村“智”理的画卷徐徐展开。
为了提高乡村治理能力,近年来,兴宁村在大桥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创新开发“红色数字兴宁联防联控综合治理平台”,以“中心+网格+信息”的模式,开展数字化乡村治理工作,安装了两块智慧大屏、摄像头和智慧广播等数字化设备,通过建设“雪亮工程”,开发“惠村”微信小程序,及时向村民传达上级最新方针政策和村委的工作,避免因传达不及时导致群众产生误解,方便群众监督,更好地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让群众更加了解村委工作内容,进一步增加村委工作的透明度,改变村民对村委工作人员“不作为”的刻板印象。
此外,村民还可以通过“惠村”微信小程序查看信用乡村积分,兑换商品,极大提升了信用乡村积分兑换超市推广的便捷性,以“小积分”激发群众“大动力”,推动全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解决以往农村地区移风易俗无从下手、缺乏着力点的困境。
和大桥镇兴宁村委一样,王灵镇秀山村委也在大力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将智能监控接入到百姓家中,与政府平台数据互通,实现了监控大屏幕的集中调用。现在,村委干部不仅能够通过办公室内的大屏幕和手机APP,实时掌握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配套的实时告警、一键喊话、智能云广播等功能也成了村委会防火、法律、农业生产等重要工作的“好帮手”。
近年来,宾阳县大力推动“雪亮工程”建设,将视频监控覆盖向村屯延伸,基本实现重点部位、县际主要路口、交通要道、案件易发多发区域全覆盖。2022年,我县再次投入456万元,完成新增建设60个村(社区)综治视联网系统平台任务,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81个村(社区)完成综治视联网系统平台建设任务。下一步,宾阳县将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治理大数据矩阵,实现乡村治理智能化,推动基层治理的数据“走上来”,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沉下去”,助推乡村振兴。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