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政部统计,4月1日—5日,全国殡葬服务机构累计接待现场祭扫群众5700多万人,其中选择绿色低碳祭扫方式的占到67.55%,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成为主流。
这是在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举行的一场主题为“亲情祭祀·水溶祭情”的追思活动,家属将写着悼言或思念的水溶纸叠成纸船、千纸鹤,轻轻放入水中。
今年清明,山西、浙江、江西等地推出鲜花祭祀、踏青祭祀、网络寄哀思和家庭追思会等多种形式,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
在河南洛阳,一场特殊的集体安葬仪式正在举行,逝者家属将逝去亲人的骨灰埋放在树下,以树代墓安葬亲人。目前,全国已有北京、上海、辽宁等26个省份出台了意见,对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采取激励奖补措施,加大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力度,群众对骨灰海撒、树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接受度日益提高。今年清明期间,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墓园增添了爱心轮椅、急救药箱等便民服务,并为不能到现场祭祀亲人的群众提供“代客祭扫”等,方便群众缅怀追思。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