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贸试验区:引进外资主阵地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唯一既沿海又沿边、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自贸试验区,区位优势独特,战略地位突出。2019年8月挂牌成立以来,广西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引进外资主阵地作用,在整体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实现外资利用量逆势上涨,深国际物流、伟嘉蓝宝石面板、万泽冷链等一批外资项目纷纷落地。2022年,广西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6.85亿美元、同比增长140.34%,占广西全区比重50%,远高于全国21家自贸区吸收外资占全国18.1%的比重,开放平台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外资企业加速进入

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搭建全球招商网络,聘任首批5家“广西自贸招商大使”,与新加坡、德国、美国等国家或地区的13个海外招商合作机构开展合作,引导优势要素资源向自贸试验区主导产业倾斜,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初步形成。南宁片区设立RCEP政务服务中心,推动中韩(广西—江原道)产业园项目落户投产,实现自贸试验区日韩项目零的突破。大力推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和南宁市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等国家级开放平台融合发展。2022年,中国—东盟金融城新增金融机构(企业)126家,外资金融机构近20家。全年新设立外资企业120家,占自贸试验区新增外资企业比重约70%,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80%。钦州港片区紧盯绿色化工、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粮油大宗商品交易等五条千亿元产业链,按图索骥,紧抓快干,敢于突破,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重点项目,临港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引进美国雅保集团并购天源公司LiOH(氢氧化锂)项目并扩能,推动总投资118亿元的金桂二期年产180万吨高档纸板扩建项目(第二台纸机)、年产75万吨化机浆扩建项目等开工建设,片区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13亿美元。崇左片区积极承接东部先进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推进东盟特色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引进领航集团、三诺、良维等一批重点企业,构建跨境电子信息、东盟特色产品深加工等跨境产业链;推进良维二期年度进资约1200万美元,东盟特色产品深加工产业和跨境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已占凭祥市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外资企业活力

强化外资政策支撑。广西将自贸试验区纳入自治区在招商引资领域出台的“1+7”政策体系文件内容,在用地、用电、用水、用能、交通运输、外汇管理等方面,对纳入重大外资项目范畴的外资企业给予统筹协调和优先保障。向中央申请增列18项广西优势发展产业列入外资鼓励类目录,提升该目录内产业外商投资落地的吸引力,对符合条件的鼓励类产业外资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条件,南宁片区出台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办法,不再对试点企业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做强制性要求。加快建设外商投资促进中心,打造专业外资招商团队。设立外资进资奖,鼓励国有企业、中介机构开展外资招商。优化外资企业服务。广西加快建设中国—东盟经贸中心,入驻涉及文莱、印尼、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共40余家机构,实现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一站式”跨境服务系统集成。设立营商环境监测中心,建立常态化监测机制,搭建“自治区自贸办+各片区管委会+第三方机构”的多层次营商环境监测队伍,梳理重点产业、企业难点痛点问题50多项,形成部门日常监测清单任务100余项。积极推进外商投资企业“一专员两清单”(外商投资企业服务专员、重点外商投资项目“进展清单”和重点外商投资企业“问题清单”)全流程服务模式,跟踪服务重点外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诸如原材料运输、能耗指标等各类难点和问题。设立RCEP推广实施中心,利用14个RCEP境外企业服务中心加强与外资企业的沟通对接。加强涉外法律服务,深化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成立广西国际民商事调解中心,为外资企业提供专业的商事调解服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