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正气涵养一方水土
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铸魂”
为推动乡村移风易俗
提升乡风文明
推进“清廉乡村”建设
南宁各县区纷纷出“新招”
快来一起看看
武鸣区:倡导红白事要“俭”办 推行简约式“壮族婚礼”
礼金收多少、办事要几天、席面摆几桌......红白事要怎么办?找村里“红白理事会”问,跟着村里“简办清单”办,既体面省心又避免铺张浪费。近年来,武鸣区积极推行乡风文明建设,引导村民移风易俗,避免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陈规陋俗,树立起了孝老爱亲、厚养薄葬的道德风尚。
双桥镇倡导移风易俗公益广告随处可见。
2020年12月22日,伏林村红白事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在该服务中心成立前,工作人员初步拟定了礼金数量、办事期限、席面规模、饭菜标准等内容,形成了一个“简办清单”,既传承民俗文化、突出纪念意义,又得到年轻人的支持。
壮族婚礼用壮族花轿代替豪华车队。
壮族婚礼又传承了民族文化,还节约了接亲费用。
江南区:设立红白事服务中心,深化乡风文明建设
近年来,江南区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结合婚俗与殡葬改革工作需要,在2021年选择扬美村开展红白事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制定出建设“标准化”、内容“清单化”、事项“民俗化”,红白事“规范办”“简化办”“特色办”等具体措施,通过规范办便民、简化办利民、特色办乐民的模式,有效推进移风易俗落实落地、文明乡风生根开花。
扬美村红白事服务中心授牌仪式。来源:江西镇民政办
扬美村《红白理事会章程》《婚丧喜庆事宜村规民约》。记者 周小燕 摄
如今,扬美村的群众如遇红白事,会主动先到红白事服务中心报备。红白事服务中心成立以来,都按简办原则办理,有效遏制了红白事大操大办和天价彩礼现象,操办支出大幅度下降。
村民陈国雄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对村民进行移风易俗的宣传。记者 曾艳 摄
据了解,扬美村将红白事志愿服务作为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的积分内容,志愿者可通过参与红白事志愿服务获得积分,在扬美村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爱心超市兑换奖励,推动红白事与乡村治理制度有效衔接。
小小积分助推乡风“大文明”,体现出浓浓的人文关怀。陈峰 摄邕宁区百济镇:成立红白事服务中心 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近年来,邕宁区百济镇南华村持续深化推进文明乡风创建活动,成立村民自治组织红白理事会,在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人大代表、南华村支书苏云笔的带领下,由人大代表、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大铁锅”红白事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切实发挥村民自治职能,制定了《红白事服务操作规则》《婚丧喜庆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让南华村出现焕发了文明新气象。
过去,每当坡里要操办红白喜事,各家各户都在自己的房子里、家门口办,不仅对邻里的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还存在安全隐患。如今,村民只要向红白理事会报备,各家各户即可在“小球场”上统一操办红白事。随礼金变少了,办事现场也不再泼洒纸钱、吹鼓奏乐,事后大家都自觉主动打扫整理现场垃圾。随着红白事操办更加规范、管理更加有序,最近村里计划将临时灶台升级改造成为固定厨房,配备锅碗瓢盆、餐桌椅子等宴席常备用品,方便村民简约办事、文明就餐。
彩礼不超3万元、礼金不超100元……西乡塘区东南村刮起了“节俭风”《金陵镇东南村婚丧喜庆事宜村规民约》《移风易俗三字经》《十抵制十提倡》……近期,记者来到西乡塘区金陵镇东南村发现该村多处地方都张贴着文明村镇的村规民约,红白事有了标准,移风易俗的新风也吹向了村民心中。
金陵镇宣传干事们向东南村村民宣传“313”婚丧嫁娶文明新风。
近年来,金陵镇东南村成立红白事服务中心,根据红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原则,深入了解群众意愿之后,会员们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形成比较切合实际和群众意愿的“简办”标准指导清单,对礼金数量、办事期限、席面规模、饭菜标准等内容进行了讨论,最终确定了“313”婚丧嫁娶文明新风模式。
金陵镇东南村成立红白事服务中心。
彩礼不超过3万元,非亲属礼金不得超过100元,宴席活动不超过3天,这是西乡塘区金陵镇东南村倡导“313”婚丧嫁娶文明新风模式的重要举措。此外还反对组织豪华车队、选择豪华酒店、上高档菜肴和烟酒,反对低俗闹洞房等行为。反对在公共场所乱搭灵堂灵棚、进行封建迷信等扰民行为,提倡简化仪式、限制规模、文明节俭的治丧方式。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