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每个村庄都有属于自己的底色,那么,那楼镇罗马村一定是绿色的。这个地处那楼镇北大门、沉寂多年的村庄2022年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被列入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重点村,加快了一个村庄的美丽“蝶变”之路。
最美人间四月天,告别乍暖还寒,迎来艳阳暖风。4月7日,走进那楼镇罗马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番春日忙碌的景象。十来个村民正在清运沿路杂草、废石垃圾,几个工人正在潭龙坡人居环境示范点修整场地,肉鸽养殖基地内传出鸽子“咕、咕、咕”的欢快叫声,几名农户正忙着投喂和清理鸽窝.....这一天,是那楼镇罗马村驻村第一书记赵新峰坐镇村部调度工作的第724天。
近年来,罗马村“异常繁忙”是主题曲,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推进、基层治理升级.....各项工作全面铺开。自治区党委编办(绩效办)挂点支持,邕宁区各后盾单位驻村帮扶,那楼镇党委政府乘势而上,工作人员日夜奋战……罗马,早已今非昔比。
浴火淬炼干部队伍让罗马强了起来
“以前我在人群中总是怯场、说话结巴、很不自信,经过这两年的砺练,我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有信心,服务群众更有底气了”罗马村副主任杨正律很是骄傲地说。 2021年初换届选举,罗马村换上了一套新的“两委”班子。新当选的班子,热情有余、思路不足,对下一步工作没有清晰规划,推进工作相对滞后被动。如何让村干部队伍“脱胎换骨”,成为了时下亟待破解的难题。
为此,组工干部出身的赵新峰找上党总支书记李进禹,阐明干部队伍建设利害关系。他俩一拍即合,当即与“两委”干部逐人进行交心谈话,帮助理顺思路,一起研究工作攻略.....
赵新峰和李进禹入户“问计于民”
在村干部面临一些大事难事难以定夺,无从入手的困境时,“问计于民”成为了赵新峰和李进禹的工作法宝。村党总支专门制定“大事难事听取党员、村民代表意见”问卷调查表,组织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不分昼夜逐户遍访党员和村民代表。整理归类得到的意见建议后,多次召开“两委”会议商议工作思路,围绕落实巩固脱贫成果等重点工作,推出“1+N”包抓模式,即1名村干部带领3-5名党员具体抓工作落实。经过两年努力,村“两委”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得到极大提升,逐步解决村庄基础建设不强、道路崎岖不平、村容杂乱破败、集体经济薄弱、文体活动缺失等问题,村干部已然成为本村发展的带头人、新风的示范人、群众的贴心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因各项工作扎实有力推进,罗马村党总支获评自治区“三星级”党组织。
全力以赴筑巢引凤让罗马富了起来
“还有10来天新一批肉鸽又要上市了,我的工作就是每天喂喂鸽子,工资跟去城里务工差不多,还能就近照顾家人,咱可要努力搞,不能让老板亏了本”,在罗马村肉鸽养殖大棚内,管理员李增仗笑着告诉笔者。原本准备外出务工的他,非常满意这份家门口的工作。
村民李增仗在鸽场大棚内投喂鸽子
由于罗马村邻近南宁市区,交通便利,多年来,村民大都选择去市里打工。这两年来,罗马村党总支谋划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增加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引导乡贤、能人回乡创业。 栽好梧桐树,方能引来金凤凰。“罗马村驻村工作队、村干部们以积极、热情态度争取各方支持,通过多‘化缘’筹集到资金339.13万元,两年来,修建2公里产业路,硬化崎岖不平道路1.7公里,成功打造2个共800平方米畜禽养殖大棚,新增9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其中,投资33万建成的78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仅用时两个月就完成从筹集资金到并网发电,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赵新峰介绍到。
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加上村里周到的服务,吸引了12家企业前来投资,其中能人吴绪勇以1000元每亩的价格从村集体流转了120亩林地,现已建设养鸽大棚5个,拟再续建10个,逐步扩大规模。“土地直接从村集体流转,村里帮忙协调解决林地指标问题,程序简单,拿来就能开工,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吴绪勇告诉笔者:“如果肉鸽养殖基地扩建工程顺利实施,从今年开始,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5万元左右的经济收益,带动更多村民就业”。
“我们村现在回乡创业的能人达到了20人,建立了生猪养殖、肉鸽养殖、高密度养鱼等多个涉农企业,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党总支书记李进禹数了数手指自豪地告诉笔者。 从产业相对薄弱,到如今多个项目落地开花,两年时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从5万元突破至20万元大关。今后,随着村企业逐步扩大发展,将带动罗马村200多人稳定就业,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50万元以上。
干群合力共创家园让罗马美了起来
“这辈子做梦都不敢想可以过上那么好的日子,村里道路都硬化升级了,房子整洁大气,整个村变得很美,过节的时候很热闹,经常看到文艺表演和篮球比赛,这让我感觉很幸福”80多岁的李奶奶开心地说。
在罗马村潭龙坡,田间小路拓宽了,铺成水泥路;老旧房子翻新了,盖起具有民俗特色白墙青瓦的二层小楼;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在夜空下像是繁星点点;建好了便民服务中心、篮球场,好多老人、小孩在健身、休闲娱乐...... 赵新峰表示:“村民自治,广泛参与家乡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发展,现在罗马村环境更优美,群众生活更美好了”。
在潭龙坡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中,为动员更多村民参与进来,村“两委”班子到潭龙坡召开现场会,组织村民自选本坡乡贤13人组建领导小组,由他们全程带领全坡群众投工投劳自主完成整治项目。在领导小组带领下,整治项目涉及让地施工的,农户全部在半天内完成签字画押,无偿让地支持项目建设。短短几个月就带领村民完成了道路硬化、旱厕改造、文化广场建设、太阳能路灯等多项提升工程。
组织召开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民会议
两年来,罗马村党总支积极激活乡村治理下的村民自治体制,全面依靠村民自治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通过实施一系列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彻底改善,以内提“气质”、外增“颜值”擦亮“美丽罗马”底色。2022年,罗马村获评“自治区卫生村”。
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罗马村 道路宽阔,农田广袤,屋场整洁,产业成链……静谧的山林,开怀的笑脸,暖春午后,行走在罗马村道,我们,见证着一个村庄的美丽“蝶变”。(焦桐)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