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生命科技领域研究获重大突破!南宁企业科研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饱含着我们对长寿老人美好的祝福。千百年来,“靠什么来延长寿命”是人类孜孜不倦探索的课题。最近,来自南宁的企业——广西爱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生生命)的最新研究成果解开了人类长寿原因的其中一组“密码”:年轻化的肠道菌群是广西百岁老人长寿的重要原因。其研究论文《百岁老人之长寿表征为年轻化的肠道菌群》于近日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子刊《自然·衰老》,标志着广西生命科技领域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据爱生生命董事长陈晓东介绍,在广西,高龄老人在老年人中的占比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广西老人的“长寿密码”备受各界关注。2019年1月,爱生生命科学家团队正式开启“长寿老人人体微生物组计划”,计划开展超10万例长寿人群及其队列数据的研究。经过科学家团队多年研究发现,长寿人群具有独特的肠型和衰老模式;与普通老人相比,百岁人群具有与年轻人更相似的肠道菌群结构和更高的菌群多样性;具有潜在益生和抗炎作用的拟杆菌在百岁人群显著富集。长寿人群上述特征在衰老过程中均得以维持,推测与长寿人群的健康密切相关。“这项研究成果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百岁老人肠道微生物群的衰老模式,同时解开他们长寿的‘密码’。”广西科学院研究员、爱生生命首席技术官罗卫飞说。

《自然》杂志是科学界公认的全球三大顶级学术期刊之一,《自然·衰老》主要发表从衰老生物学机制到衰老对社会影响的多学科研究成果。爱生生命科学家团队论文的发表说明,其研究方法和结论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研究学者等的肯定。《自然》杂志编审、爱尔兰科克大学PaulO'Toole教授认为:该研究成果探索了百岁老人的肠道微生物组,并将其与中国的年轻人和老年人的肠道微生物组进行了大队列比较。鉴于该研究聚焦于一个完全不同的地区队列,它将有助于建立一个和健康老龄化相关的微生物组变化的通用模型,使得这项研究变得有意义和重要。

“这是国际长寿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也为科研成果产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罗卫飞告诉记者,此项研究由爱生生命科学家团队主导完成,合作单位包括广西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大学、广西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前沿生物医学科学专家团队。目前,该公司已成功将肠道微生态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产业化,将来可以有效解决国内益生菌菌株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实现菌株的国产替代,同时带动研发人才的汇聚和产业链的构建。

据陈晓东介绍,目前该公司已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建立了“长寿科技源创中心”,未来将与南宁相关部门合作,共同打造长寿大数据云平台和长寿菌群资源库,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南宁云— 南宁日报 记者胡光磊 通讯员王黎莉 许耀铭)


编辑:李慧婷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