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南宁阳光明媚、百花齐放,正是踏青赏花的好季节。近日,南宁园博园举办第二届“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活动,由演员扮演的“十二花神”身着汉服携春而来,簪花赐福,吸引了广大游客共赴花朝之约。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让游客尽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传承。(据《南宁晚报》报道)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清代诗人蔡云的这首诗,描写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花朝节的情景。“花朝节”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是古人对生活极其浪漫的诠释与向往。踏青郊游、观景赏花、雅宴赋诗、祭祀花神大典、赏红、笄礼……“花朝节”的举办重现民俗之美,让市民开启了一趟国风穿越之旅。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醉于国风国潮,主动传承传统文化,不少人通过“花朝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各式各样的精彩民俗活动,这些传统民俗活动的举行不仅带动了旅游市场的兴旺,也进一步弘扬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人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
《左传》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走在大街上,能看到不少年轻人身穿汉服闲庭信步,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积极走在推广汉服、弘扬古风国韵的路上,一件件汉服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也把中国的礼仪、宗教、文化观念积淀其中。除了汉服,随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作品出圈,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国风集市等更多传统文化也被更多的人看到和喜爱。“国风”“国潮”的不断升温,彰显了当代年轻人的文化自信,也传递出了越来越多人投身到传承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息。
随着我们对国风元素进一步的了解,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印象也不再刻板,不再和“老旧”或者“过时”有联系。如今,传统文化的审美正是“潮”的代名词,越来越多前卫潮流与国风碰撞激起了不一样的火花,让大家看到了传统文化审美的更多可能性。笔者看来,这背后反映的正是,更多的年轻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与富强,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感,从而投身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事关着民族精神的塑造和民族文化自豪感的体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更多年轻血液的输入、传承、延续,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学习、传播这些文化血脉。不论是“花朝节”重现民俗之美亦或是身穿汉服衣袂蹁跹穿行于山水之间,我们都应该将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薪火相传、推陈出新,用心守护好我们的文化根脉,让更多人看到我们传统文化这幅精彩纷呈、绚丽多姿的画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