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马山县白山镇兴华村的村民来说,人间四月天的美好,就是根植在自家房前屋后的老龙眼树开花了,这花开预示着今年会迎来又一次甜蜜的丰收。“无论何时,无论走到哪里,龙眼的甜都是我们对家乡共同的记忆。”兴华村刁上屯78岁的韦英芬老人说,这记忆与该村树龄超过160年老龙眼树同龄,随数代人不断加种龙眼树,不断从龙眼果收获甜蜜,而转化成剪不断的乡愁。
马山县人民政府2018年5月制作的古树名树保护牌显示,当年这棵龙眼树的树龄已达155岁,如今又过去5年,这棵树已经160岁了。
兴华村依着红水河畔而建,地处哈斯特地貌和丘陵地带的交界处,户籍人口近4000人。据了解,该村的先民于200多年前来此居住,房前屋后种龙眼树,是彼时村民们对先祖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承。马山县白山镇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该村有577棵树龄超过10年龙眼树存活,其中树龄10-30年的为376棵,树龄30—50年的为113棵,50—70年的为46棵,70—90年的为22棵,90年以上的为20棵,树龄最长超过160年。“小时候跟着父母种,后来我们带着小孩种。”韦英芬老人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龙眼树上摘下的龙眼果出售,换来的钱财给村民们用于补贴家用。龙眼树因这样的价值,就这样一代又一代人种植了下来。
古龙眼树开花后,村民们到树下查看古树养护情况。
4月21日下午,正值龙眼树开花授粉的关键时期,兴华村村干部韦宝海和两位村民来到树龄超过160年的老龙眼树下,查看养护情况。“围着花飞的蜜蜂多,臭屁虫也有,还得除虫。”和往常一样,韦宝海和村民们又来到了老龙眼树下,商量着村中龙眼树的养护措施,以确保每一棵老树能收获300—500斤的龙眼果。
开花的老龙眼树在村中随处可见。
近期,要养护好种现存的龙眼树同时,兴华村的村民还商量着新种龙眼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还能从龙眼中收获更多的甜蜜。”村干部蓝民荣建议,今年兴华村举办丰收节,向亲朋好友发邀请,共同分享老龙眼树的甜蜜果实。
据了解,蓝民荣的这一建议已得到了部分村民和白山镇党委政府的认可,丰收节已进入前期筹备阶段。(樊汉新)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