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秋艳 通讯员 卢潇)4-5月正是李果成熟的季节,走进南宁市武鸣区宁武镇伏唐村的农家李果园,农户和游客满脸喜悦穿梭其中采摘,青红饱满的李果压弯了枝头,摘下一颗,咬上一口,满嘴都是李子酸甜的滋味。
“大而饱满的李果价格在10元左右,稍微小一点的是6—7元,现在我们村通了硬化路,走出村子就上南宁武鸣210国道,我家的李果都是直接定点运送到武鸣水果批发市场的老板手上。”伏唐村果农唐诗文乐呵呵地说,自2013年以来他家共种植10亩左右的李果,市场需求量大,现在唐诗文一家抓住时机忙着采摘和销售李果。
游客慕名来到宁武镇伏唐村李果园采摘三月李。覃智慧 摄
近年来,武鸣区宁武镇党委和政府加大统筹指导力度,联合村委和工作队员推动撂荒土地流转,动员村民流转出闲置土地发展特色产业,并且指导农户种植李果等特色产业,李果作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特色水果种植,实现了水果的错季生产、错峰上市的良好势态,有效促进特色水果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
“我村的李果主要通过租用村民闲置山地进行种植,聘请附近村民打理果园,收果期还招采摘人员,带动附近村民就业。”宁武镇伏唐村村委会副主任唐仁果介绍道,如今,荒山荒坡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为保障产业生产销售渠道畅通,武鸣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及时跟进监督,严查销售过程中的“吃拿卡要”行为,全力护航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据统计,伏唐村的李果种植面积约三十亩,年产量约3万公斤,年产值约60万元,土地流转率80%,有力监督保障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据了解,伏唐村还大力发展李果、沃柑、香蕉、火龙果等特色产业,除传统销售方式外,伏唐村的驻村工作队和村委呼吁果农转变销售思路,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下一步,伏唐村将进一步扶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以李果的小产业带动全村大兴旺,迈向乡村振兴富裕路。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