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一代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横州市团委针对青年人才难引进、难留住的问题,以“乡村振兴,青年先行”为发力点,深耕本土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引入、培育、帮扶三条路径,让讲政治、讲情怀、讲奉献、有能力、有影响、有热情的农村青年成为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青春力量,为加快打造乡村振兴横州样板积蓄了澎湃奔涌的青春势能。
强纽带、搭平台、重联络,把好青年引回来。系牢乡情纽带。大力实施“菁系花都•团聚人才”品牌项目,通过开展“壮丽一百年奋斗新时代——我与家乡共成长”“花都学子·归乡行”等主题活动,积极宣传横州市政策机遇,引导横州籍青年学子感知家乡变化、投身家乡改革发展事业中。目前,已开展各类实地考察、政策推荐等活动8场次,共吸引2875名横州籍区内外高校在校大学生报名参加。搭好干事平台。结合“三下乡”“返家乡”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与市人才办、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本地企业沟通交流,共征集300余名大学生实践岗位需求,按照“择优遴选、调剂分配”的方式,经过岗位筛选、双向匹配等程序,2000余名大学生被选用至全市17个乡镇党政机关、43个机关事业单位、25家民营企业参加实践。构建联动机制。实施好青年“优联计划”,根据日常摸排了解,在全市308个村(社区)中优选“青年骨干”“青年创业先锋”“优秀返乡大学生””青年致富带头人”等作为基层团组织后备力量,及时建立“千乡万村好青年”人才库,通过勤联系、优服务,确保库内好青年能积极融入团委日常工作,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冲得出去。目前人才库共有好青年1200余人。
返乡青年参观数字茉莉大棚种植基地。横州市团委供图
提素质、增本领、促实干,将好青年育起来。培厚思想沃土。将“青马工程”试点工作作为青年骨干思想引领突破口,积极联动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农业农村局等7家单位组建20多人的讲师团队,通过健全运行机制、量身定制课程、创新方式方法、完善跟踪培养,成功培养本地各领域青年20人,为团中央、团广西区委推行农村领域“青马工程”做优“横州方案”,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为青年立心铸魂。突出“头雁”赋能。依托横州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联谊会等团属青年组织,重点针对有创业愿望且具备一定能力条件的青年人才,开展专题培训7次,共培训学员280余人次,指导他们科学合理地选择创业项目、制定创业计划,帮助他们完善经营思路、掌握管理技巧。打牢实干根基。组织引导返乡大学生、创业青年等群体围绕横州强市高质量发展,对东部新城建设、茉莉花“1+9”等专题开展“蹲点”式调研,通过对茉莉花产业发展瓶颈等问题“解剖麻雀”,帮助他们了解发展大势、解决自身难题、激发创业热情,更好地在实践中感悟真知,在行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拓渠道、扩路径、给机会,让好青年留下来。提供更多扶持渠道。一方面,推动服务对象转化为工作力量,将本地有示范带头作用的青创榜样闭东海、何成添等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集结起来,组建导师团进农村开展电商营销、农业培训,吸引更多青年投入乡村振兴主战场;另一方面,联络集结金融机构、创投资本、孵化机构等作为支持平台,为乡村创业青年提供金融贷款、免费孵化场地等创业亟需帮扶,目前横州市电商孵化中心已帮扶创业青年(团队)150人,累计为创业青年减免创业经费200万元。提供更多出彩路径。组织开展2023年横州市农村电商“新农人主播”培训陪跑活动,实现村村有青年主播,开展“我为家乡代言 助力乡村振兴”等创新创业活动,遴选优质青创项目,通过线下开辟“茉莉青创”产业展销区、线上依托“横州青年圈”等团属平台推广的模式打造横州“茉莉青创”品牌,大力支持优秀产品“出圈”。提供更多成才机会。实施基层好青年“优带工程”,推动综合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组织能力强的好青年进入市、镇、村级团组织班子,截至目前,团横州市委本级从引进高层次人才岗位配备挂职副书记1名,从团属青年组织横州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联谊会配备兼职副书记1名。圆满完成横州市本级、乡(镇)、村(社区)团组织换届工作,有300多名好青年进入村级团组织班子,20多名进入乡(镇)团委班子,3名进入团横州市委委员;同时,选聘17名横州市农村信用联社青年骨干到各乡(镇)团委担任兼职副书记。(李晓敏)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