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芳争艳,各领风骚——浅谈南宁国际诗歌周部分作品

此次南宁国际诗歌周活动精心编撰了一批知名诗人的作品,看完这些作品,我感受最深的是群芳争艳,各领风骚,下面我以吉狄马加、李少君和杨克的诗做一个说明。

吉狄马加的诗歌多以宏大的意象为主,比如火焰、高山、大湖、天空飞翔,展现的是金戈铁马的壮烈豪情。如果说吉狄马加的诗歌是以力、以大气豪迈为主;那李少君则是以细腻温婉的柔情来展现了杏花春雨江南的那种忧思和拷问。《北京胡同肖像》表达的是迷恋古物风情,不仅要保留更要保护, 作品希冀的是要传承我们温馨、简单、美好的传统生活和精神文化。《来雁塔之问》则是追忆和唤回我们这个民族的精致而诗化的的精神家园和宁静悠然的东方情怀。另外诗人还巧妙抓住少女气味不同这个小切口来强调对内蕴品德自修与坚守的珍贵。  而杨克的诗紧贴现实、表现现实,带我们走向最炽热最直观的当下。作者通过飞机的升级换代、陈列馆的旧物件、互联网的万物互联来展示我们国家快速发展的内在根源和蓬蓬勃勃滚滚向前的力量以及充满希望的未来。

所以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诗人们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气质以及他们表达的方式的丰富多样。

下面我想具体谈一下熊焱的诗。

他的诗歌,最大的特点是反转。他的诗作前面通过不断的铺排,说的是一些相对同类的事情和风物,然后到篇章的最后,突然进行反转,说出与前面完全相反或对立的看法,以此把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诗眼及诗旨通过这种突变而有力地揭示出来。

比如《我已顺从于时间》这首诗里面,他前面是讲我在10岁想18岁是鲜衣怒马,金榜题名。20岁幻想的30岁是春风得意,似电而飞。30岁的幻想40岁是中流击水,山巅纵览。然而这些幻想在现实中却是完全相反、完全对不上。18岁我依然还在玩命的学。30岁,我空手回家。40岁我为五斗搏命,并日渐老去。最后作者用"唯有大地,将终将会原谅我庸庸碌碌的生命”。他通过一个宏大的视野来包容这一切,以此说明以往我们都过分纠缠于用现实的眼光,以近景或特写的放大来观照和思考我们的生活,其实我们更要用一种超现实的心态,用一种包容心来面对多变并难以完全主控的尘世。

《幻变》也有这个特点,作品前面是展示了在大自然中的一些事物所展现出来的一些转化的样态。比如悬崖上孤树展示出独有的风度、沙漠泉眼显现的清水出尘的胸襟、误入树脂的昆虫变成了琥珀、蚌分泌出的有机物成为珍珠、蝌蚪变成青蛙、蛹破成蝶。这些都说明大自然的神奇变幻。然而,在最后作者突然说出纯白如纸的孩子长大后却成了“变色的蜥蜴”,从而深刻揭示和说明了由于社会等诸因对人的塑造、涵化、建构所造成的可怕恶果,自然让人在此深省:有没有这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如何加以修正补救?等等。

《永远的时间留给我》 《容积》都有这个特点,这种反转的好处:一个是让人有惊喜。由于前面多种意象的铺垫,让你产生一种贯性接受,却被结尾的突变打破后,从而获得出人意料的感受。第二个是让人也比较易理解和明了这个作者的真正用意。通过正反对比,卒章显志。当然作者的真意的转折一定要与前者关联紧密,并且自然、合理、到位,不能生硬强转提升。

最后我想谈一下南宁国际诗歌节的意义: 一、为诗歌创作,尤其是南宁市的诗歌创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二、塑造了南宁新形象。通过诗歌节能有力的赋予南宁这座城市更强烈的文化气息和气质。三、持续着力,久久为功。诗歌节许多省份也办有,比如青海,成都,海南等。要办好它:一是领导重视和发挥文艺的效用;二是要大力发展队伍,采取一些措施,激发本土诗人的创作;三是要积极发挥评论功能,有力引导和提升诗歌创作;四是要自觉与音乐、短视频等新媒体相结合,实现多形态的播撒。

作者:曹正文 (作者为南宁市评协主席)

(作者:曹正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