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秋艳 通讯员 潘海燕)今年以来,武鸣区大力弘扬“崇德治家、廉洁齐家、勤俭持家、实干兴家”的清廉文明家风,开展清廉家风文化“六进”活动,着力推进清廉家庭建设,以家庭“细胞”清廉促进社会“肌体”清廉,积极营造以家风正党风淳民风的良好氛围。
清廉家风文化进机关。将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内容,纳入主题班次的教学计划,安排专题学习。积极开展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发放警示教育读本、开设清廉家庭建设课程、举办廉洁文化展、开展家属座谈会等为主要形式的清廉家风宣传活动,着力营造机关廉政文化氛围。
清廉家风文化进社区。结合清廉社区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清廉家风文化创建活动。利用城厢镇红岭社区等社区宣传设施设置清廉家风宣传栏、文化长廊等,烘托浓厚的清廉家风文化氛围。依托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展示廉政文化、家风家训等,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解读、廉政文艺演出等家风家教宣传教育活动,将清廉家风文化融入社区文化,渗透到社区活动中。
清廉家风文化进家庭。结合创建文明家庭、清廉家庭,以“树清廉家风”为主题,在党员干部家庭中开展家庭美德、家庭助廉教育活动。通过组织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落实“廉政家访”,利用节假日等时机发送廉洁提示短信等形式,加强对党员干部配偶、子女的廉洁教育。提升“最美”品牌影响力,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延伸开展“最美清廉家庭”“廉洁家属”评选活动,总结和推出一批先进典型,录制宣传短片,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引导党员干部家庭带头移风易俗,倡导清廉勤俭、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清廉家风文化进学校。不断推进清廉学校建设,把“家庭+学校”模式融入到各个环节,家长与教师互相督促、协同联动,共同营造清廉氛围,合力共建清廉学校。广泛开展“诵读国学经典、品知家风传统”等家风家训进讲堂、进校园活动。开辟线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宣教直播平台,突破以往线下宣传难集中、受众窄等瓶颈,吸引广大家庭成员到直播平台家庭家教家风宣传教育讲座。广泛宣传清廉家风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清廉家风文化的熏陶。发挥好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作用,引导广大家庭做清廉家风的推动者、清廉楷模的实践者、清廉防线的监督者。
清廉家风文化进企业。积极探索清廉家庭建设和清廉企业建设联动推进机制,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廉洁清风,同时增强了职工的廉洁意识。在广西纳福彩绣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开展“母亲节里话家风·助清廉”宣传教育活动,全国最美家庭陆兰珍、南宁市“三八”红旗手廖尉伶分别分享自己的家风故事。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资料,引领她们带头遵守法制,牢固树立新时代家庭观,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
清廉家风文化进乡村。结合清廉乡村建设,开展清廉家风文化进乡村活动,推进清廉家风进乡村。在双桥镇八桥村大伍屯、罗波镇凤林村陆成屯、马头镇全曾村尾雷屯等26个村屯收集家规家训,并将收集到的家规家训统一制作并张贴在各家各户的门口,以教育子孙后代,培育良好的家风。城区妇联、检察院、团委、红十字会等联合深入罗波镇天马村、双桥镇造庆村、锣圩镇玉泉村等村屯开展“家风故事我来讲”、清廉家风、红色家风等宣传教育活动。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播撒“清廉家风种子”,着力营造乡村崇廉尚廉氛围。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