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 (记者 唐艺文 陆胜康)水彩画名家作品邀请展、传统文化艺术表演、民俗彩妆踏街巡游……5月26日,2023年宾阳县露圩壮族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圩逢)旅游节暨第四届水彩小镇(国际)水彩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拉开帷幕,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水彩艺术在露圩镇有机融合,再“续”文化传承的魅力。
精彩纷呈的开幕式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宾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水彩+“圩逢” 一场民俗文化的盛宴
山歌声声把客迎,战鼓喧天度圩逢。所谓“圩逢”就是开圩或者闹圩的意思,“圩逢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也是露圩人民一年一度的盛会,至今已有390多年历史。这一天露圩人民踏歌起舞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在感恩牛给露圩人民带来丰衣足食、幸福生活的同时,教育子孙后代学习和传承牛忠厚老实、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精神,把牛的品格和美德一代代发扬光大。
今年的圩逢节除了往年的山歌、战鼓、舞龙、舞狮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外,还继续举办水彩画展。今年画展以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的画家为主,分为两个地方举办,一个是在广西群众艺术馆,展出国际、国内知名画家的水彩画;一个是在露圩镇画家村,展出部分国内知名画家和宾阳县青少年水彩画。露圩镇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是各地画家汲取创作养分的沃土,其作品又是让露圩镇传统民俗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下午2时,精彩纷呈的开幕式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共度“圩逢”佳节。舞台上,露圩镇的传统优秀民俗文化绚丽多姿,露圩战鼓、露圩山歌、舞仙马、舞彩凤、舞麒麟、打钱尺等民间歌舞轮番上阵,掀起一阵又一阵高潮,现场观众尽享壮族民俗风情。
宾阳县露圩镇中心小学以歌舞《阳明训》作开幕表演。记者 唐艺文 摄
除精彩的舞台展演外,线下的民俗彩妆踏街巡游也是露圩镇展现民俗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在当天的活动现场,露圩镇各条街道人头攒动,彩凤、仙马、麒麟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巡街表演,与游客们亲切互动,为一年一度的“圩逢”添砖加瓦。除了露圩壮族民俗文化,当地的特色美食也受到了游客们的强烈追捧。
民俗彩妆踏街巡游队伍列队准备出发。记者 唐艺文 摄
党建+“非遗” 开启文化传承新篇章
当天,在露圩镇水彩小镇,国内外共计67名水彩画名家现场参观画家村水彩画画展,并与非遗传承人一同为“露圩初中非遗传承·水彩留韵研究工作室”揭牌。这是露圩镇党委、政府发挥“党建+”功能,重视对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人才培养的又一举措。
“露圩初中非遗传承·水彩留韵研究工作室”揭牌仪式。记者 唐艺文 摄
据悉,自露圩水彩小镇2018年着手创建以来,广西水彩画家协会等多个单位和组织写生基地和工作室落户于此。在这里,每月都会有序开展“画家村水彩沙龙”、举办“首届露圩少年儿童水彩画展”,大力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水彩画进校园行动,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2021年开始,由露圩中学承担的露圩初中《开发非遗、水彩画特色课程,丰富农村初中课后服务的实践研究》课题通过南宁市教育科学“双减”及“五项管理”审核立项,成为南宁市唯一一个获得立项的乡镇初中,吸引了来自南宁三中、南宁二十六中等名校的优秀老师前来露圩中学参与课题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圩逢节民俗文化展示中,能看到年轻一辈表演山歌、战鼓、功夫等节目时的身影;在水彩画展上,更能看到由露圩镇本地走出去的年轻一辈人才、学子的“水彩画”展示其中,这是传统民俗文化与非遗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互促共赢,也是“民俗文化代代传”美好局面。
水彩画爱好者参观画家村画展,交流创作技巧。记者 唐艺文 摄
一年一度的“圩逢”盛会,不仅是露圩镇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体现,更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全力拼经济搞建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宾阳县露圩镇党委书记陈秋萍介绍:“下一步,露圩镇将依托得天独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以文旅融合为根本,以产业化、市场化为导向,深入挖掘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将传统优秀文化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擦亮露圩非遗文化名片,为露圩全面发展再谱新篇。”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