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慧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有关规定,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并正式发布。6月2日下午,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举行了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2年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各项排名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李慧婷 摄
天更蓝 水更清 广西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全国排名第2
据统计,去年广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5.1%,全国排名第8;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6.2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数据以来最优记录,全国排名第13;重污染天数比率0.0%。北海、防城港、崇左3市进入全国前100名榜单,南宁市空气质量位列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16名,省会城市第6名。
广西112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98.2%以上,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完成国家约束性指标考核任务;国家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优于国家考核目标要求;列入自治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8.7%,达到自治区考核要求。在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中,广西有9个市入围全国前30名,其中柳州、崇左、桂林、百色、梧州5个市跻身前10名,柳州市连续3年蝉联全国第1,玉林市地表水水质改善状况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水质改善状况榜中排名第5。35个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源达标率为97.1%,15个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源达标率为100%。海洋环境质量方面,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94.5%,优于国家考核目标(92%)要求,全国排名第2。
生态更加优美 广西发现多个新物种
广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生态质量指数位居全国第二,生态系统功能持续巩固提升,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
涠洲岛附近共监测到布氏鲸52头次,北部湾海域中华白海豚超过300多头,黑脸琵鹭、白脸琵鹭首次来到广西北部湾打卡,东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发展到5群35只,白头叶猴数量扩大到1400多只。在猫儿山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了新物种桂北琴蛙,在大瑶山发现新物种琼楠,在凤山发现了新物种“才劳桂墨头鱼”。
此外,广西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2.59万吨/日、占比75.53%,高于全国“十四五”规划平均水平(65%)的15.53个百分点;垃圾分类全国西部排名第一。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李一平表示,2023年,全区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全力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统筹谋划,印发实施年度生态环境监测方案,推动任务落实,各项重点工作稳中有进。1-4月,全区14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0%,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8.8%。75个县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1%,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98.2%,同比持平。地级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源达标率为100%,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
下一步,广西将完成水生态监测和新污染物环境监测国家试点任务。积极参与长江流域水生态专项考核监测,开展新污染物监测技术体系研究;完成推进监测数据联网共享任务。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联网共享的通知》,按照“建成一个、联网一个、应联尽联”的原则,年底前实现地方环境空气、地表水自动监测站与自治区和国家“应联尽联”。
编辑:罗宁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